“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的时间,
一分钟微笑,
一分钟叹息,
半分钟爱,
因为在爱的这分钟中间他死去了。”
普希金的这首小诗,将人生缩减为两分半钟,要比现世流行的“假如给我三天生命”的题目要精巧得多了。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人生哪怕短暂得仅有两分半钟,也会有欢笑,遗憾,当然还有爱。
有朋友说:如果生命即将结束,如果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人,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轻轻的相拥,感受那发际的微风,看那数也数不清的流星,在爱人的肩头静静的睡去,永远的睡去。我想,这一瞬间,该是宁静而幸福的吧。
歌德可不这么看,当他在儿子纪念册上看到这首小诗,他认为这说明儿子对人生采取了玩世不恭的态度。于是他提笔写道:
“一个钟头有六十分钟,
一天就超过了一千。
小儿子,要知道这个道理,
人能够有多少贡献。”
歌德对儿子说:把一生只当作两分半钟的人,实际上是游戏人生。而用每一分钟的时间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踏踏实实地去做的人,将获得更丰富的人生意义。
歌德从人生规划的角度理解人生,道理并没有错。但是,仅就诗歌本身而言,普希金的诗歌,那才是诗啊。真正的好诗如酒,需要回味,需要想象,需要留白,需要于齿间流芳。而歌德的诗,固然有教育意义,但实在是索然无味呢。
并且,写这诗的人并没有游戏人生,他为爱而决斗,为尊严而献身,是真正的英雄。他的《纪念碑》就是他自豪的宣言:“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在通向它的道路上,青草将不再生长。”这是大学里听导师念的一段,随手记了下来,不知谁是译者。网上很多译诗却是:“我给自己建起了一座非手造的纪念碑,人民走向那里的小径永远不会荒芜。”隔与不隔,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