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能活一次,不可能事事如意。“万事如意”不过是人们口中祝福的话罢了。如果一定要追寻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一定会撞得头破血流。可惜,很多人都熟知的道理总是被实践着,验证着。佛法中“息心断念”在现实中是多么的步履艰难。想起了白隐禅师。
一个女孩怀了孕,父母追问这孩子的父亲是谁,女孩怕挨打,情急之下说出了“白隐”两个字。
父母就带着女孩和孩子去找白隐,白隐只轻轻地说:“是这样的吗?”就接过了女孩的孩子。
舆论哗然,纷纷指责白隐禅师道貌岸然,是披着羊皮的狼。白隐根本不回应。
一年后,女孩不能承受心灵的拷问,终于说出了真相。
父母和女孩去找白隐禅师,向他道歉赔罪,白隐禅师还是淡淡的说了句:“是这样的吗?”就把孩子交还了。
是,的确如此。但我以为,白隐接过孩子的时候,就已经接受了这最坏的一种结局。白隐的思维早就超越了世人眼中的赞誉或诽谤,他仅仅说:“是这样吗?”
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白隐勇敢地选择了接受,这种接受蕴含着善念和宽宥。他首先点灯照亮了自己,然后,照亮了女孩和父母,照亮了我们日渐被俗事杂念困扰纠缠的心。
是否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们也能说:“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