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瞎眼的浮士德将魔鬼挖掘坟墓的声音,误听成人们修筑堤岸改造家园的壮举声时,不由得发出“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而这恰恰是浮士德和魔鬼的赌注,是生命的终结的暗号。这个细节有着丰富的内涵,即人对于生死很多时候都是误解的。庄子在妻子逝去后鼓盆而歌,让多少后人猜测纷纭,莫衷一是。
莎士比亚《麦克白》中的台词——“人生只是个走影,可怜的演员,在台上摇摆、暴跳了一阵子之后,就没有下落了……”更是对此说的力证。
很多的名人以自己非凡的死铸成世人深刻的记忆,海明威、川端康成、三毛、张国容……
弘一法师曾这样回答妙莲法师:“你期望我的病好?病好了,便怎样?”生死之间的泰然如“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大师最后用四个字总结人生——“悲欣交集”。
“不知生,焉知死”,很多平凡的生命却在死的催逼中粲然开花。
苏州的四月,春的季节,魔豆宝宝周丽红带着对女儿和父母的不舍,走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程。这个身患绝症女性与病魔搏击了五个年头,为自己赢得了自尊,为女儿赢得了未来。比之周丽红因为爱而坚强的举动,很多名人自戕之举黯然失色。
常听到这样的询问:假如只有三天生命,你想做些什么?
这样的问题,着实让我为难。
法国一家报纸曾经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题目是:卢浮宫失火,只允许抢救一幅画,你会救哪一幅?作家凡尔纳回答:“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
我想,这也是我的选择。我将把眼前最容易成功的事情——不管那事情为何——做完,因为我知道,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然后我会做一次旅行,自然消失。我希望有这样一个结果:我的亲人和朋友将认为我只是外出,不至太过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