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有三种影子可以称道。它们分别是:月下花影,水中月影和帘内美人影,其中以水中月影最美。在我看来,这实在是古人的一种月亮情结在作怪。古人称道的影子本质上都与月亮有关。前两种影子无庸讳言。第三种“帘内美人影”虽则白天也隐约可见,总不如月光之下来得明艳、清晰。说到底,都是需要月光作背景的。
诗人们最喜欢用月亮寄托情思。流传最广的恐怕要算李白的《静夜思》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一首诗歌,据今人研究,是李白在井边完成的,是醉酒之后的幻觉所致。然而,从诗境的角度说,我宁愿相信李白是特因思乡写就的。至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人的评价是:东坡中秋词出,余词尽废。贾雷尔《作者致读者》(阿木译)里说得好:“即使世界明天结束,我也要栽下我的小苹果树。” 这口气与苏轼那种大气豁达不谋而合。
在一首首真实的诗中,暗藏在过去时空中的生命是不会被忘却的,尤其是那些具有提升、引导与启示的精神力量,它能唤醒我们沉睡的生命意识,让我们在某些时刻拥有飞翔的翅膀。
从这种角度,我以为月下花影,水中月影或帘内美人影都不如灯下书影来得美妙。如花容颜易逝,似水流年不驻,在尘世的喧嚣岁月里,我只好彩笔成梦。
前一篇:共君一醉
后一篇:《水浒》中的憎女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