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三网融合”调查(二)

(2007-11-18 13:06:30)
标签:

it/科技

山西“三网融合”调查(二)
文/曾会明 吴纯勇//

 

背景:有线电视网络分散

 

  在介绍具体调研情况之前,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山西的相关背景资料。

  山西省有11个市(地),总人口3374.6万人,2006年人均GDP14106元。2006年,山西省的电信业务总量310.0亿元,增长19.8%;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875.0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885.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89.6万户;全省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27.9万户。

  在广播电视方面,拥有广播电台107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8座,电视台10座。2006年,广播人口覆盖率92.1%,电视人口覆盖率96.3%,有线电视用户320.9万户。其中,市级网络用户和县乡网络用户大体各占一半。

山西“三网融合”调查(二)

  山西是全国第一批十三个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之一,也是总局在2004年确定的以省为单位进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试点省份。

  1999年5月,山西省广播电视综合信息干线传输网工程启动,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建成了上与国家干线网相连,下与全省11个市(地)相通、共2198公里的光缆干线传输网。至2003年10月18日,省公司和部分市级网络公司共敷设支干网光缆6200多公里,修建传输机房99个,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贯通,形成了总长8400多公里,连接全省11个市、119个县(市、区)的干线、支干线传输网。

  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西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省网”)挂牌成立,并对全省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整合,目前已整合的城市包括晋城、长治、吕梁、朔州、忻州。但是除了晋城之外,其他几个地市均未实现对县乡的网络整合,加上主要采取的是控股子公司的模式,未能完全实现收支两条线,整合的范围与力度仍显不足。此次山西之行我们也了解到,山西省网原来参股太原有线的股份也已经转让给了上海的东方明珠。

  山西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非常分散,绝大部分地市都未实现地市对县乡的网络整合分散,一些县级甚至地市的有线网络只有几千户、一两万户。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山西移动在有线电视业务方面有了进入的可能。当初,山西移动曾就有线电视业务与山西省网签署了一个框架合作协议,但省网对于大部分县级网络并没有控制权,因此山西移动后来不得不下到县里去“各个击破”。

 

忻州:7个县合作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5万

 

  9月12日,我们从太原来到忻州。

  忻州市有14个县市区,185个乡镇,4971个行政村,全市人口306万,2006年人均GDP6132元。2006年,忻州的电信业务总量8.38亿元,增长1.2%;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0.8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0.55万户,年末达到78.7万户;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68.52万户,联通电话用户总数达10.1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5.29万户。有线电视网络未整合,忻州市与各个县分别独立运营,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在15万户左右。

  据山西移动忻州分公司郭晓军副经理介绍,目前整个忻州地区已发展IP电话用户1.8万户;在宽带业务方面,已有3200多个村建立了网络文化站,并提供了4500台电脑设备(主要为联想、方正品牌),发展的个人宽带用户超过3500户;此外,忻州移动与静乐县、代县、五台县、繁峙县、五寨县、偏关县、河曲县共7个县的广电部门达成合作,通过移动公司的光纤网络开展有线电视业务,目前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5万,基本收视费为每月10元钱。上述几项业务的用户总数有4万多户。

  另据了解,山西省基本采取了统一的有线电视收费价格,城市用户的模拟收视费为每月12元,农村用户为每月10元钱。2006年7月,山西省物价局确定的数字电视听证价格为每月23元。

  当天下午,我们驱车来到位于忻州东北部的代县。代县全县有21万人,其中县城住户约1.5万,现有有线电视用户8000多户,网通的电话用户有2万户,山西移动发展的农村有线电视用户已经过千。

  在我们实地考察的代县磨坊乡磨坊堡村,共有130多户人家,已经开通有线电视用户达到了110多户。该村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进行工程建设的,仅用了6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村里接入网络的工程建设。这个村子离县城不远,网通的电话网络原来已基本覆盖,村子里并未开通网通的IP电话。所谓的“网络文化站”,也仅是设在村支书家里的一台方正电脑,开机打开IE浏览器,首先出现的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公众宽带互联网业务”的界面。目前,这个村尚没有开通宽带接入服务的村民。

  村支书在他家里的大屏幕液晶电视上给我们演示了有线电视的效果,画面相当清晰。据介绍,目前村民看电视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私自安装的卫星接收器,另外一种则是山西移动所提供的有线电视,至于无线电视,只能看到代县台及山西综合频道,效果也不太好。尽管装“锅”连同设备每套只需要一两百元,而且还不用交收视维护费,但原来装锅的很多用户还是装了有线电视,主要原因是“能看到代县自己的新闻”,还有山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3、5、6、8等等。

 

应县:移动与广电的有线电视用户持平

 

  从代县回到忻州市区,已经是深夜。第二天一早,我们坐上前往大同的长途汽车,在大运高速公路的应县出口处半路下车,然后花了30元搭乘过路车到了应县广电局。

  应县是朔州市下辖的4个县之一。朔州还有两个市辖区,共73个乡镇(含街道办),1684个行政村,总人口151.73万,2006年人均GDP15370元,全市有线电视用户5.5万户,其中应县的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拥有1万户,应县的人口总数为28.07万。2006年,应县全年电信业务总量为5420万元,比上年增20.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有3.42万户,比上年增6.2%。其中,农村固定电话2.13万户,占总量的62.3%。年末移动电话有5.4万户,比上年增20%。全县有262个村通电话,占行政村数的87.9%。

  据应县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王育文主任介绍,应县的有线电视业务分为城网与农网两个部分,目前各有1万户。其中城网由应县广电网络公司负责,主要运营县城城区的有线电视业务;农网也就是和山西移动合作的有线电视业务,由应县广电服务中心下属的“农网部”具体负责,该中心同时还负责应县电视台的业务。

  应县的城区网络始建于2002年,采取股份制运营模式,5年来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万户。“城区用户已基本覆盖,更大的市场在于农村,但我们电视台加上网络每年是收入也就两百万左右,怎么能投得起这么大的资金?”王育文感慨道。据介绍,此前应县广电网络公司也曾与某公司合作通过MMDS进行农村的覆盖,曾发展了三千多个用户,但由于对方的资金等问题,最终不了了之。后来与山西移动合作之后,还对这三千多用户的初装费给予了100元的优惠。

  我们了解到,山西移动的老总高步文是应县人,因此很快与应县政府取得了共识,除了开展IP电话、宽带业务之外,与广电达成了有线电视业务的合作。由应县广电提供有线电视信号,双方按6:4分成。2006年5月,山西移动与应县广电服务中心采取边进行网络基础建设边发展用户的策略,通过四期的工程建设,目前188个村子(注:应县共辖3个镇9个乡298个行政村)都已经全部实现了有线电视信号到村的目标。据介绍,在应县共建有36个光节点,山西移动的总投资达4000多万元,其中前端设备方面的投资有180多万。

  此前有媒体报道说,应县广电每年要向山西移动交纳45万元的节目传输费,王育文表示,“纯属子虚乌有。与山西移动方面涉及到的‘钱’的事情只有两项——一项就是6:4收入分成,山西移动拿6,我们拿4;还有一项就是山西移动委托我们进行网络的代维,每年向我们支付一笔代维费。”我们从其他渠道了解到,每年的代维费大致在18万元左右。如此算来,1万户的收视费分账加上代维费,应县广电每年可获得66万元,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而农网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山西移动与广电合作,首先是要解决有线电视经营的合法性问题,从应县广电取得有线电视信号;此外,广电对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维护也更有经验;再者,广电部门的其他优势也发挥了作用,据王育文介绍,移动光缆的进村部分主要是利用电网挂杆,应县广电与电网公司协商后,对方同意不收取租杆费用,条件是给他们的变电站提供有线电视信号即可。在村子与城区这段距离,则是山西移动自己架杆挂缆。

 

===============================

(本文刊载于《广播电视信息》杂志10月上半月刊,待续)


http://img.users.51.la/1574991.as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