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数字电视&IPTV |
【文/ 曾会明】
上个月,到郑州参加一个会议,随后参观了中组部的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河南网通借此将IPTV的触角深入到了全省的农村地区。据了解,河南网通投入了9.1亿实现了4万多个行政村的光纤到村网络改造,目前在河南已完成了2.3万个远程党教接入点,明年基本完成全部5万个点。
在焦作市修武县方庄镇方庄村的远程党教接收点,演示的效果相当不错。采用的是郑州威科姆的解决方案,大亚的ADSL+威科姆的IP机顶盒+电视机,方庄村这个点还配有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业务形式包括部分电视频道的直播及点播,采用1.5M的码流、Mpeg-2格式,编码方面看来下了不少的功夫。
据了解,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中组部21件大事之一的政府项目,资金安排采用0、3、6的方式,即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补贴60%,中部地区30%,东部地区自筹资金。起初主要采取卫星方式,教学资源在中央上星,各行政村通过卫星接收天线+DVB-S数据接收卡+计算机的方式实现接收、存储和播放。这种方式每个点的成本约为1.5万元,且维护费用较高。也有通过有线网络的方式,在浙江就是通过浙广联的系统及有线电视网络开展此项目。
河南网通是采用IPTV方式来实现的,其成本核算我看到两个相差甚大的说法。
说法一:每个站点3000元。包括宽带接入费用(包括ADSL
MODEM+DSLAM端口费用)每端口500元、终端机顶盒500元,电视机1300元(29寸纯平),前端播出平台分摊700元/线。前端播出平台投入为700万。
说法二:每个站点6000元左右。其中终端(包括ADSL
Modem、IP机顶盒、电视机)1890元、前端播出平台每站点分摊2600元、网络建设费用每站点1300元。前端播出平台建设目前总投资8050万;网络建设改造方面,已投资9.1亿在农村建5000个综合接入点、170万个端口,其中用于远程党教的端口费用是4000万;以上分摊按3万个站点计算,如果按全部5万个点计算,应可再下调每站点的分摊成本,当然前端及CDN网络方面还得再做些投入。
先不去判断这两个说法哪个更准确,这个并非那么重要。关键要说的是,河南网通利用这个网络,向用户提供了名为“宽带网络DVD”的IPTV业务,预交两年收视费600元即可免费领取一台IPTV机顶盒,每月的包月价格为30元。这一业务目前在河南已经发展了约16万的用户,仅方庄村已有100多户购买了此项服务。
9月正是收获的季节,路上晒满了金黄的玉米。路边上的一家“牛肉拉面”小饭馆也是“宽带网络DVD”的订户,店老板介绍说,“网络DVD大家都爱看,片子可以自己选,夏天的时候我们把它搬到店门口,对招揽生意也有好处。”我注意到,远程党教系统提供了部分电视频道的IPTV直播,而“网络DVD”业务并没有电视直播,只有点播内容。据了解,方庄村目前还没有因定购了“网络DVD”而退订有线电视的情况。“这两个内容不一样”,店主如此解释。
没有必要在此讨论河南网通开展此业务的合法性、牌照、版权等问题,当我们有线电视业界还在争论整体转换的盈利模式问题、机顶盒投资多少年能够回收、VOD等增值业务是否有市场的时候,河南网通9个多亿的真金白银已经砸下去了。这并非推崇盲目冒进,我相信河南网通对这一项目在启动前有过充分的评估,富有魄力的决策及细致入微的服务实施,是这个项目的关键因素。而我们的哪一家有线网络公司能够有这样的魄力?即便有此决心,谁又能迅速动用近10亿的资金进行投入?尤其是对于并不被普遍看好的农村市场。
整体转换争议最大的就是机顶盒成本的回收周期长,顺着这个思路质疑的话,河南网通的此举似乎更不靠谱:农村有市场吗?30元包月虽然比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高,但要多长时间、发展多少用户才能收回成本?——要知道他们投入的不仅仅是IP机顶盒,还有9.1亿的网络改造费用。但是,我对其未来的盈利前景并不怀疑,理由有三:一是网通拥有全程全网的网络及强大的营销能力、服务能力;二是9.1亿的网改投入绝非仅仅为“宽带网络DVD”一项业务,它有效地抵制了移动电话带来的固话流失率并抬升了“天花板”,为下一步的宽带接入业务铺平了道路,还不说为未来的3G业务埋下伏笔;三是它成功地打出了一张“政治牌”,即便“擦边球”仍存可能的政策风险,但届时已发展到足够用户的话即使“变卖”也可以从资本市场拿钱。
河南网通IPTV系统提供商郑州威科姆公司的贾小波总经理介绍,他们已经在IPTV平台上开发了大量的行业应用,甚至已经把市场做到了各个烟摊上!——每个烟摊都需要不定期从各地的烟草专卖局进货,原来通过电话很不便利,也不利于库存管理。通过IPTV平台,无非是将电子商务的网站搬到了电视上,成为电视商务。烟摊老板很少用计算机的,但电视几乎每个烟摊都有。
行业应用——这将是IPTV及数字电视未来成功的关键所在。谁掌握了行业资源,开发出切合市场的应用,谁就将取得成功。无论电信还是广电。威科姆在这方面的确是先行一步,他们已经开发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农村信息化系统、为畜牧业规模养殖户服务的金牧阳光工程、宽带网络DVD、数字酒店、商务部的“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等等应用。
从郑州回京后,从机场直接赶到另外一个会场——由互联网协会P2P推进联盟组织的一个关于P2P技术与业务交流会。会上一家P2P技术公司的演讲令我感慨良多:他们研发的技术使用户能够通过512K的ADSL网络浏览视频,走正版路线,已与北京等地的电视台合作,采取免费收看、通过视频网络广告作为营收模式。合作的客户甚至包括几个数字付费频道,根据总局的现有规定,付费频道在电视上播出是不允许带商业广告的。每次参加IT业界的活动我的脑袋都需要加速运转,那种活力、那种创业的激情、那种削尖了脑袋挖掘市场的劲头令人叹服。由技术介入业务,进而构建渠道,是这个领域的共性,也是风投看重这个领域的原因。对于类似这样的P2P技术公司而言,市场在哪里?可以说根本就不存在,但是他们硬是能打拼出一块天地来!
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广电行业,看看我们的有线网络,我们拥有“喉舌”的绝对“政治牌”、拥有视频服务的加工厂和最粗的运输管道,拥有电视广告及有线电视收视费的原有积淀,拥有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带来的全新市场机遇……仔细对照一下,我们缺的是什么?
说一句似乎是题外的话,不要再去苦苦追寻什么“杀手应用”,现在已经是一个综合业务营销服务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