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数字电视&IPTV |
整合,又闻整合
【文/曾会明】
“5"17”深圳现场会的最后,王太华局长在总结发言中要求各地在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时,要处理好七大关系:
1、
2、
3、
4、
5、
6、
7、
“七大关系”毫不回避现存问题,分析得精辟透彻,令与会者折服。笔者印象最深的是“网络整合和数字化的关系”,王局长指出,“网络整合与数字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整合是数字化的基础,而数字化也有利于推动网络整合”。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整合之声在近一两年似乎很少从广电高层的公开讲话中听到了。
想来这也很正常,因为这几年的整合并未完全体现出整合后的集约化效果。从82号文开始,思路从行政整合向业务整合转变,形势则从轰轰烈烈到几乎无声无息。中国有线在2005年更名挂牌之后,整合的步伐并未加快。当然,我们看到陕西、江西、广西、内蒙、河北、云南、安徽等省份已经完成了不同模式、不同程度的整合,但也听到了一些被整合地市“告状”的声音。在大力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时候,整合似乎被放到了“被遗忘的角落”,青岛、佛山、杭州、大连、太原、深圳,都是单个城市的典型。
很多人都在描述这样一个事实:完成整合的往往都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整合进来的都是“穷网”,没有发展空间;而东南沿海则都各干各的,发展得也不错。以此来否定整合并不充分,这只能说明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行政力度不同。对于“告状”的声音,核心问题也许并非整合体制本身,而是在人员安排、资金分配等方面的管理细节处理不当。
当整体转换实现突破性进展之后,一些进入“后转换时代”地区开始强烈地意识到网络互联互通的必要性、用户规模的重要性。数字化提升了有线网络公司的业务平台,由原来单一的收视维护费向增值业务、双向交互等多业务发展。佛山的禅城区、南海、三水、高明已经整合重组为珠江传媒,杭州华数开始将VOD业务向外推销拓展,深圳在现场会上倡议与兄弟公司进行资本、业务等多层面的合作,广东省网搭建了统一的数字电视前端,在江门等地市以合作的形式共拓市场。
总局对整合与数字化的关系分析,正是时候。
合作、联合、整合、跨地域经营,当这些理念与操作成为一种需求的时候,整合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能够借助行政力量先行整合,自然是一个好事,但随后要做好未来业务规划与开发,才能发挥整合的优势。网络整合、全程全网,其意义无需赘言,但判断网络整合是否成功的尺子只有一把——整合后的企业效益是否有明显的提升。整体转换是手段而非目的,整合亦然;整体转换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合或许也要走过同样的路径。
还听到一种说法:“有线电视是区域性服务,整合没有必要”,对于模拟电视这么讲还算勉强,在数字电视时代却已大不相同。原来佛山有线的电视短信连南海都收不到,只是个摆设罢了。增值业务发展的空间取决于用户数量,宽带业务、双向互动更是如此。数字电视平台的多样性给网络整合增加了额外的难度。
在IPTV大兵压境之时,广电在政策保护之外,如果总局能够积极争取互联网国际出口,或者全国广电网络联合起来,共同构建、完善数据网络,将绝大部分视频内容留在有线电视“数据内网”中,那时IPTV牌照谁想要就给谁,因为电信、网通与广电网络之间的流量将出现“倒流”。另外,这也是广电做好内容监管的有效手段。数据业务是网络整合的另一把利器。
本文标题抄袭了古龙《飞刀,又见飞刀》的创意,又闻整合之声犹如飞刀闪过一样令人耳目一新,飞刀锋利而整合厚重,但都需要速度。
(本文为《广播电视信息》2006年第六期刊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