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狗咬人的奇闻
(2014-06-11 10:46:25)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 |
分类: 时评 |
一则狗咬人的奇闻
李钟琴
6月10日、11日,各大媒体报道了一则奇闻:今年28岁的淮安市淮阴区男子张伟(化名)平时身体一直不错,本月初,他突然变得狂躁不安,随即家人带他到医院救治。经过医院诊断确诊为狂犬病,这时家人才想起,23年前张伟5岁时被狗咬过,没想到狂犬病病毒潜伏体内23年后要了他的命。
不仅许多报纸转载,一些电视台也纷纷跟进,不过都是播音员播报,没有死者或其家属、主治医师出现的镜头。且不说这则奇闻新闻要素不全(淮安市淮阴区男子多了去了,如何查证这个张伟是何许人也?何况还是“化名”),真实性可疑!就算是真有其人,确有其事,仅仅是他的“家人”的回忆,也难以证明其死是因为23年前被狗咬伤。
这则奇闻之奇还在于,它可以直接推翻世界卫生组织多年来的结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狂犬病研究机构由世界上顶尖的相关专业医学专家组成,在很多国家都设立了狂犬病研究中心,并有资深的专家进行专业而严谨的研究,它的医学成果是世界公认的最权威的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翔实的研究得出结论:“狂犬病有潜伏期,多数是20天到2月,最长期限是6年。世界上并没有发现有证据的长期潜伏例子。”至于我国某些例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怀疑,传染病医学专家认为有可能是误诊或二次暴露(医学术语,第二次被传播)。
是误诊,还是“张伟”最近又被狗咬了一次但没告诉其家人?窃以为,“淮阴区男子张伟”的死因,尚需作进一步的医学鉴定。仅凭其家人“这才想起”,不足以得出“狂犬病病毒潜伏体内23年后要了他的命”的结论。
推翻世界卫生组织的医学结论,这可不是小事一桩,实是中国人对世界医学事业的大贡献。世界卫生组织如何评价?我们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