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建储——读通鉴札记之三十四
(2008-10-28 14:29: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通鉴札记 |
文帝建储
——读通鉴札记之三十四
李钟琴
诸吕之亡也,汉祖之长孙齐王刘襄起兵发难,实居首功,故有倡立齐王者。而诸大臣以齐王之舅“虎而冠”,“即立齐王,复为吕氏矣”。而实以齐王强横,若立之,众臣皆不自安,故舍齐王而立“仁孝宽厚”之代王刘恒矣。而此举,实乃人民之福也。
代王立,是为千年不遇之贤君汉文帝也。文帝惩秦汉战乱,力除苛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故即位数年,即开盛世。史家曰:“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景帝时,丞相申屠嘉曰:“功莫盛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亦恰如其分之评也。
文帝之善政,史有备载,不一而足。而吾以为尤令人动容者,在有司请其建储之事焉。文帝曰:“朕既不德,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其安之。”在二千年前家天下之时代,文帝萌“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之念,实属难能可贵者也!
有司固请:“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文帝曰:“楚王,季父也;吴王,兄也;淮南王,弟也。岂不豫哉?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
文帝之立,实由诸臣选举之结果也。唯有选举,乃有望立贤任能也;唯有多人参与选举,乃可避免一叶障目也。虽选举范围小,而必优于立嫡以长之“传位制”也,亦优于私相授受之“禅位制”也。
而时人见不及此,以为“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有司固谏,文帝遂立长子刘启为太子。呜呼!文帝电光火石之善念,终为人性私欲所吞噬。此既为人性所限,亦为时代所限也。虽然,亦无伤汉文之为中华伟人也。帝所谓“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于三千年国史中堪称空谷足音者也。
而所谓“文景之治”者,实指文帝之治也。若景帝者,承文帝善政之余绪而已,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