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散文 |
李钟琴
这个西厢,可不是王实甫笔下《西厢记》里的西厢,乃是博山区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
数日前,乡村牧师便提议到西厢去看红叶,于是呼朋唤侣,定于昨日驱车前往。不料前一天傍晚下起了小雨,一觉醒来,气温骤降,又刮起了大风。几经犹豫,几经联络,大家还是决定“风雨无阻”地启程。
沿张博路附线行至岜山村,再西行约半小时,便到了与西厢村相邻的峪口村。这里也是个小山村,山都不太高,由于阴天,但见群山环绕,云雾蒸腾,有点南方山峰的景致。山上红叶绿柏,黄杨碧梧,五颜六色,如梦如幻。我们选择了一座小山开始攀登,山上没有路,只得披荆斩棘,摸索前进,这倒有了些亲近大自然的感觉。远望邻山,一团一团的红叶如簇簇火炬,在碧梧绿柏间燃烧。红叶其实姓黄,是黄栌树的叶子,至秋天变红。我们登的这个小山也有不少黄栌树,可能因为前一天突遭风雨,已经落了不少,身在黄栌树中,反而不及远观更令人赏心悦目,真是“可远观不可亵玩也”。
山中还有不少柿子树,树形优美,高高的枝头上还挂着不少熟透的柿子,有的尚可攀枝摘到。大家摘了一些,边吃边喊“好甜”。我却不敢吃。因为我前年曾空腹吃了一个,结果肚子疼了一宿,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上网查寻才知道,柿子含有柿胶酚、鞣酸等物质,空腹吃时容易和胃酸凝成难以溶解的硬块,轻者肚子疼,重者引起“胃柿结石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后无论空腹还是满腹,我再也不敢吃柿子了。
下山后,我们沿崎岖山路前往西厢村。
与峪口村相比,西厢村远离大路,显得更加幽深莫测。这个小山村属博山区域城镇,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只靠山间薄地生活,没有什么企业,所以一直是个贫困村。1996年,在政府的协调帮助下,全村集体搬迁到城郊,只有少数老人怀乡恋土,不愿搬迁,还住在村里。
有个现象很奇特,就是农村的房屋在长期无人居住的时候,会日益破败,几年后就会坍塌。而如果有人居住,几十年上百年也不会有坍塌之虞。西厢村的村民们迁出后,他们原来宅基地上的房子几年后便破败不堪,多数房子的房顶都坍塌了,成了断垣残壁。最初不知是哪位前来游玩的有心人突发奇想:花点钱将这些断垣残壁买下,在旧房子的地基上另起将屋,作为乡间别墅,不是一举多得吗?这个想法与镇、村的负责人一拍即合,于是渐渐地便有许多城里人来买村民们的住宅废墟,兴建自己的乡间别墅,西厢村也因此而名声在外。
进村后,我们发现,这里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休闲渡假村。在原来村民旧宅的基础上,盖起了一座座坚固美观的小别墅,或依山,或傍水,绿树红叶间小楼隐现,白石青瓦下别有洞天,我们不由啧啧感叹别墅的主人真会享受生活!本想选择一户人家参观一下,但多数都铁将军把门。有一家倒是没锁门,我们进院子喊了几声,没人出屋,我们都有点心虚,不敢贸然登堂入室,便退了出去。我的朋友刘总也在这里建了小别墅,我拨通了他的电话,希望今天他正好来这里度假,我们可以前往参观,可惜他今天没来。还有好几个我熟识的领导和朋友在这里建了别墅,考虑到他们也不一定正好就在这里休身养性,便没再打电话,只是在村里东逛西游了一番。
村里还有不少断壁残垣,据说还可以买到。当初买一个小院子只需几千元,但如今则需要几万元了。再加上盖房子、装修的费用,搞起一个乡间别墅可能需要二三十万。投资几十万,驱车两小时,每年只来住个三五次,也没多少意思。不过对于有钱人,却是很值得的。
在村里我们遇到了两个正在做木工活的老人,都已经七十多岁了,但看起来身体非常硬朗。老人很纯朴,很热情,也很健谈。一个老人说:“现在农村人都到城里去挣钱了,城里人都来农村花钱了。”此言不禁令人想起一个老段子:“以前城里人穿的确良,农村人穿布衣裳,如今农村人穿上的确良了,城里人又喜欢穿布衣裳了;以前农村人吃菜,城里人吃肉,如今农村人吃上肉了,城里人又开始吃素了;以前农村人吃不到糖,城里人有糖吃,如今农村人刚吃上糖,城里人却开始尿糖了;以前农村人上厕所用硬纸,城市人用软纸,如今农村人开始用软纸擦屁股,城里人又用它擦嘴了……”还可以再加上一句:以前农村人想进城,城里人不想到农村,如今农村人开始进城居住了,而城里人又搬到农村了。
农村人到城里挣钱,城市的有钱人来农村搞开发,是应该得到认可的好现象。有人说,在全国所有土地均属国有的前提下,买卖宅基地行为不合法。我认为这条规定才是不合法的“恶法”。宅基地是农民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是农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当然也应该有完全的处置权。民间所谓“小产权房”的交易,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农村人乐意,城里人乐意,村集体有钱挣,国家不受任何损失,农村得到了更好的建设,各项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又何乐而不为呢?权力再大再集中,也有鞭长莫及的地方。尊重人民的意愿,尊重民间的经济行为,也是搞活经济的一条出路。
出村之时,我不禁幻想:哪天不小心发笔横财,也来这里大兴土木,建个小桥流水人家。闲时常来灌园莳花,读书品茗,暂避尘嚣,忘却营营。
曲径通幽
红叶1
红叶2
红叶3
红叶4
林间穿行
别墅1
别墅2
别墅3
别墅4
村里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