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李钟琴
这两天在读孟庆尧兄的《碰撞与妥协——近距离看农村社会热点问题》一书。
这本书是庆尧的诗文结集,分学术论文、散文随笔、打油诗赋、杂文时评四个部分,窃以为,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写的关于当前农村问题的二十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基本上都是对农村民主选举的调查报告,也是作者文集中份量最重、最有价值的部分,值得关心农村问题的官员和学者认真研读。
记得前段时间,农村直选村主任令某些官人如临大敌,或怕农村因为民主选举而“乱了”,或怕贿选泛滥,或怕农民选上了与上级政府“对着干”的人,或怕一些地痞流氓借农村直选上台……庆尧的可贵之处,在于他通过深入细致的农村社会调查,通过这二十余篇冷静客观的论文,让人们对农村选举的现状有了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对农民的民主诉求和参与热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曾认为,民主的意义和作用,必须放在一个比较大的地域范围才能彰显出来,而在一个家庭之中、在一个家族内部,甚至在一个宗族势力强大的农村村落中,是不太适合搞民主选举的。中国的民主,不应该从基层开始,而应该自上而下,起码应该从一个省,或者一个市、一个县开始实施,而不应该在家族势力盘根错节的农村开始搞。但庆尧的调查研究说明,民主制度已经在农村开花结果,农民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和维护,可以比较好地处理宗族、姻亲与民主选举的关系,可以正确地对待贿选行为,可以很好地利用派系竞争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在农村,民主制度已经成功地训服了“土皇帝”。
去年以来,央视天天在播台湾多党政治的“乱象”,从而给人一种台湾人整天在乱哄哄地搞选举、搞竞争、搞示威,整个社会一团糟的印象,台湾人好像就没别的事可做了。以至于我在一些场合多次听人说道:“台湾简直乱套了!台湾民主祸国殃民!”联想到当初大陆农村村委会选举时,也有人认为,现在农村太乱,分派系,搞贿选,社会矛盾加剧,可见民主不是一个好东西。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果真如此吗?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先生曾著文《选举把乡村搞乱了吗》,对那些认为“选举把乡村搞乱了”的观点进行了批驳。而庆尧更进一步,提出了如何看待农村的“乱”这一问题。我替庆尧总结一下,即:选举不是搞乱,而是搞活!如果村干部还是像过去那样由乡镇任命,农民毫无发言权,只有逆来顺受的份,貌似农村稳定了,但那是死水一潭,这死水下面,隐藏着更令人恶心的腐败和龌龊。而将任命村干部的权力交还给农民,无论选举带来的竞争如何激烈,无论由选举带来多少新的矛盾和纠纷,无论贿选现象多么严重,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村干部不得不眼睛向下,不得不由此而对农民负责,不得不尽量去为人民服务了。貌似“乱”,其实是“活”。就拿贿选来说,即是村官眼中有了村民的表现。在任命制的时代,官员都是对上负责,都向上行贿,谁想过给老百姓送礼了?
庆尧的时评和杂文写得也很棒,我为在淄博能有这样一个师友而感到高兴。今早醒来,头脑中仍在想庆尧的文章,不由打开电脑,在上班前匆匆记下以上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