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家村
一家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122
  • 关注人气:1,0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藏行散记(六)

(2007-06-27 21:40:10)
分类: 散文
 藏行散记(六)

 

李钟琴

 

 

十一,被导游带去看病买药

 

导游带领游客到指定地点购物,赚取购物提成,早已成为各地旅行社的潜规则。据说导游的基本工资很低,主要收入是游客的购物提成。当然,如果游客买到的东西是真货,对身体无害,那么多花点钱也无所谓,买个放心嘛!可气的是,有的导游却带着游客去买假冒伪劣物品,最典型的是找中医骗子看病买药。


导游带我们去的地方不是什么中医研究院,而是某藏医学院。听名头,就不由人不相信。一进门,服务小姐便带我们进入一个大房间,每人发了一张纸,上面印着该藏医学院研制的数十种药物,药名都是藏语音译,至少四个字,记也记不住。

 

小姐待我们坐定,便开始口若悬河地讲解这些药物的作用,不论是男科病还是妇科病,不论是慢性病还是不治之症,你都可以从这张纸上找到灵丹妙药。小姐强调说,这些药都是藏医学院的专利产品,只在这里销售,出了门,在任何地方都买不到。小姐最后说,下面请藏医专家来给大家诊病。话音甫落,便进来三个穿着白大褂的“藏医专家”,两个老头,一个老太太。于是便有几个人主动请他们试脉。我想逗逗他们,见老太太给一位先生诊完,便过去让她号脉。她两手同时把住我的左右手腕,若有所思,煞有介事,问:“是不是有点头疼?”我笑着摇了摇头。她面露疑惑之色,又问:“是不是有轻微高原反应?”我哈哈大笑,说:“你看得一点都不准。”老太太翻了我一眼,不再理我,开始给下一个人号脉。


我又走到一个戴眼镜的“藏医专家”面前,请他给我号号脉,他说:“你已经看过了,我们都是专家,都一样。”拒绝给我号脉。另一个“专家”离这两个“专家”稍远一点,我走到他面前,他刚要让我坐下,一个护士打扮的小姐过来对老头说:“他已经看过了,不要给他看了。”我说:“那个大夫看得不准。”老头说:“我们都一样的,看过了就不要再看了。”


下一步当然就是忽悠大家买药了。我们来到售药大厅,除了他们生产的片剂胶囊,还有藏红花、冬虫夏草、雪莲之类。如果不是我的一个同学给我发短信,让我带点藏红花回去,我对这些东西并不感兴趣。我问售药的小姐:“藏红花多少钱一斤?”她噗哧一声笑了,说:“多少钱一斤?这是论克卖的,38元一克。”我一算,一斤要一万九!而之后我们在拉萨的药店里发现,最好的藏红花,标价也不过25元一克。


中国人对医药的认识有个误区,即越是稀有的药物越名贵。至于这药到底能治什么病,研究得实在非常马虎。藏红花、冬虫夏草、雪莲、人参、鹿茸、灵芝、何首乌之类,它们好像包医百病,十全大补。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认识。科学,顾名思义,就是分科的学问,现代医学就分了很多科。如果说哪个医生是“神医”、哪种药物“包医百病”,就如同说某个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一样,百分之百是吹牛!


就以冬虫夏草为例,它之所以名贵,不是因为它对哪种病有特效,而是因为它非常难得。两天后到西宁,导游又带我们去买药,我在那个医药公司拿到了一本介绍虫草知识的小册子。据这本小册子介绍,冬天生在地下的蝙蝠蛾幼虫感染了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在蝙蝠蛾幼虫体内生长,直至充满整个虫体,这时虫子也就死亡了。到了夏天,虫体头部发出座芽,形状像一棵小草,这就是冬虫夏草。据说,世界上的各类虫草有近五百种,而真正的有药用价值的只有冬虫夏草,只产于青藏高原雪线以上的草甸子中。外形极像冬虫夏草的虫草有两种——蛹虫草和亚香棒虫草,这两种虫草没有什么药用价值。目前在市场上鱼目混珠的,往往就是这两种虫草。所以说,如果您在市场上看到有人卖很偏宜的虫草,那绝对不是冬虫夏草。


在利益驱动之下,每年都有几十万人到青藏高原大肆挖掘虫草,留下几亿个坑,严重破坏了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而青藏高原的草甸子一但遭到破坏,几十年内长不出任何东西。人们对冬虫夏草的推崇,使三江源、克克西里等地区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灾难。


可笑的是,中国人偏偏就相信越是稀奇古怪的东西越是“好药”,这些所谓名贵药材,很难说就是人们想像中的灵丹妙药。如果得了病,吃再多的藏红花、冬虫夏草、雪莲、人参,恐怕也不起多大作用。再说,如果这些东西真的是有病治病无病防病,那么,生活、医疗条件最好的历代达赖的平均寿命,也不至于才三十多岁。


还有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就是,越是到了医学不发达地区,越是有人向游客兜售“灵丹妙药”。


我们出门来到院子里。一个同伴对我说:“怪不得他们的药不在外面卖,我仔细看了看包装,上面连药监局的批号都没有,全是非法药物!”

 

 

十二,布达拉宫广场之夜

 

虽然已经在拉萨住了两夜,但我第一夜没敢出来活动,第二夜则在宾馆里打牌打到凌晨一两点,没能去看看布达拉宫广场的夜景。因为19日上午我们即将启程到青海,所以18日这一天晚上,是我们此次拉萨之行观赏布达拉宫广场夜景的最后机会了。


晚九点,先期到达的S兄给我发来短信:“广场音乐喷泉已开始。”从我们住的宾馆步行到布达拉宫广场,走得快一点的话,也就十来分钟。待我和一个游伴来到广场时,发现广场上已经有不少游人,斯特劳斯的圆舞曲正在广场上空回荡,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前面的音乐喷泉,伴随着圆舞曲欢快地喷溅着或高或低的水注。布达拉宫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壮丽巍峨。在世界最高的广场上徜徉,吹拂着凉爽宜人的清风,观赏着这梦幻般的夜景,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受油然而生。


同行的Z老师是摄影家,他支着三角架不停地拍摄,结果三块电池都拍没电了,不禁一脸苦相地坐在广场上徒唤奈何。我拍了一会儿,相机也没电了,而这时,广场上有四个女子伴随着《青藏高原》的歌曲跳起了藏族舞蹈,特别是在前面领舞的女子,跳得非常投入、非常轻盈、非常欢快,我只好用手机录下她们的曼妙舞姿。


这一晚,大家在广场上玩得非常开心,早就忘了什么是高原反应。看来,初到高原的前两天,只要不进行剧烈活动,克服恐惧心理,一般不会有什么事。两天过后,身体适应了,活动多一点也无妨。什么红景天之类,也就起个心理安慰的作用而已。

 

我们这一行年龄偏大,50以上的占了一半。除了Z老师在登布达拉宫时有点举步唯艰、L老师流了点鼻血外,其余的人都感觉良好。Z老师在脸色腊黄、嘴唇发紫的情况下,仍坚持登上了布达拉宫;L老师在流着鼻血、怀疑得了感冒的情况下,表现得非常乐观,自称“血洒边疆”。我们的“团长”Y先生曾总结说:此次拉萨之行的一大收获,就是我们的身体经受住了考验,说明我们的身体都很好!


次日上午,我们登上了从拉萨开往西宁的列车。


再见了,拉萨!再见了,西藏!扎西德勒!

 

                                           (完)

 

藏行散记(六)

拉萨街头,华灯初上

 

藏行散记(六)

布达拉宫广场夜景1

 

藏行散记(六)

布达拉宫广场夜景2

 

藏行散记(六) 

布达拉宫广场夜景3

 

藏行散记(六)

布达拉宫广场夜景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