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耳陈馀——读通鉴札记之二十二

(2006-09-22 16:19:17)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通鉴札记
张耳陈馀
——读通鉴札记之二十二
李钟琴

 

世人之交也,有竹马之交,有布衣之交,有金石之交,有金兰之交,有君子之交、有忘年之交、有八拜之交,有诗文之交,有杵臼之交,有管鲍之交、有贫贱之交,有莫逆之交,有患难之交,有刎颈之交,有生死之交,有一面之交、有酒肉之交、有势利之交……而张耳陈馀二人者,史载其为刎颈之交也。 

《通鉴》卷七载:“大梁人张耳、陈馀相与为刎颈交。”此本于司马公之《张耳陈馀列传》也。张耳本为魏公子无忌之门客,亦魏之名士也。“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史记索隐》云:“言要齐生死,断颈无悔。”张耳陈馀未发迹之时,喻其为布衣之交可也;喻其为贫贱之交可也,喻其为忘年之交可也,喻其为莫逆之交可也;喻其为患难之交亦可也,而独不可喻其为刎颈之交也。何也?盖二人游于大梁之时,似尚未遇关乎生死之事也,何以证二人为“刎颈交”耶?

张耳陈馀投奔陈胜之后,即说陈王分兵北略赵地。“于是陈王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以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徇赵。”张陈不说陈胜西击咸阳,而分兵北上略赵,其心固不可测也。盖张陈说陈胜立六国之后,陈胜不听,加之陈胜之刻薄寡恩,滥诛诸将,于是张陈乃谋脱身远引以图自立门户矣。故武臣至邯郸,张耳陈馀即劝武臣自立为王矣。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陈馀为大将军。余以此知二人皆急功近利之政客也,政客岂知道义哉!令二政客为刎颈之交,不亦难乎?

秦将章邯破项梁后,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张耳与赵王歇逃至巨鹿城,陈馀则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屯军巨鹿北。张耳日夜望陈馀救之,而陈馀却作壁上观。陈馀非不欲救之也,以秦兵势众而己兵少,贸然出击秦兵,犹如肉投狼群也。如此数月,张耳大怒,使张黡、陈泽往责陈馀曰:“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陈馀曰:“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且馀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由陈馀之言,乃知其不愿与张耳同死生也。路遥方知马力,事急始见人心。项羽破釜沉舟而赢得巨鹿之战大胜,陈馀拥兵数万观望数月而畏葸不前,亦难怪张耳怨恨之也。

二人竟因此有隙矣,之后竟至不共戴天矣。汉二年,刘邦东击项羽,欲请陈馀发兵助之。陈馀曰:“汉杀张耳乃从。”多年至交,何相恨之深也!之后之井陉之战中,张耳与韩信破赵兵二十万众,竟斩陈馀于泜水之上矣。遂知张耳陈馀为“刎颈交”者,张耳刎陈馀之颈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