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晓松醉驾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文化正午》近期也请到了中国音协流行音乐会学会主席付林先生和《工人日报社》要闻部主任石述思先生一同探讨明星酒驾这一话题。

明星酒驾,教训惨痛
5月9日22时左右,音乐人高晓松醉酒后驾车,在北京发生交通事故,造成4车追尾,3人受伤。经司法鉴定,高晓松体内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高达243.04毫克,已构成醉酒驾车行为。
“我认罪”。高晓松承认自己开车时神志不清,是属违法行为。并向媒体展示出一张写有“酒令智昏,以我为戒”的纸条。当法官让高晓松自行辩护时,高晓松做了一段真情告白。“我没有任何想为自己辩护的,我有的全部的都是忏悔。我以前一直以为喝酒能给人自由,现在因为喝酒失去了自由,就是我的喝酒行为严重地侵害了别人的自由。”高晓松将自己酒后驾车的行为解释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意外,是自己长期以来浮躁、自负的结果。同时,高晓松愿意最大程度地赔偿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终身做义工,劝解民众和朋友不要酒后驾车。
高晓松给我的最初印象是特别有才,一个有才气的音乐人应该把才气用在写歌上,结果他写下了史上最感人的忏悔。这段忏悔,无论是公安部官员乃至到普通的歌迷,都比较认同,认为他是很真诚的。但是别忘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高晓松的几个不太好的记录:第一,经司法鉴定,高晓松体内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高达243.04毫克;第二,高晓松以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六个月;第三,在音乐界称为酒驾第一名人。
针对此事件网上有不同的两种意见,一些网友认为,作为明星社会的影响力很大,收到的惩罚也应该越重,影响力和惩罚应成正比;也有一些网友认为,他曾经带给大家许多好听的音乐,他的才华智慧让人感动,能否对他宽容一点?我们必须知道法律的本质是零度情感,法不容情。所以说高晓松的这个判决,是比较公正。
明星酒驾,原因与预防
高晓松在陈述中也特别说到膨胀,为什么醉酒驾车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因为膨胀,这种膨胀在明星的行业当中好像是更加明显的。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明星的自律问题;社会的他律问题。
记得药家鑫事件之后,高晓松讲过一句话,一个漠视生命的人,怎么能够爱音乐呢?现在高晓松自己酒驾不仅自己的生命漠视了,捎带脚连别人的生命也漠视了。在艺术家的成长道路上,不仅仅需要才华横溢还需要其他的修养的跟进,尤其是公序良俗的认同,以及对法制的深深的理解和遵循。行业当中膨胀根源是自由,自由并不是恣无忌惮,自由是有条条框框的约束。
举个例子,你要去参观美国华盛顿的战争纪念碑,包括越战、二战等等,就会发现,在华盛顿的一个国会山旁边有一个战争纪念碑上面有一句名言:自由意味着自律。我们的孔夫子也有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蜘蛛侠也有一句名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缺了担当。明星成了空中楼阁,建立在沙子上的王国随时都有可能崩塌。而基石是什么?法制社会,守法的带头人;公序良俗,道德的带头人,如果没这两个做基石,相信艺术家的道路是走不远的。
而高晓松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确实值得反思的地方特别多,第一他经常评价别人,参与各大公共事件的评点,对别人要求甚高。中国道德的异化有一个特点。有时候都是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以小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这觉得值得我们的警醒。第二,作为公众人物,从美国留学归来,未能接受完整的法制熏陶。第三,已经有预警机制,社会严查酒驾,列入法律,设立了危险驾驶罪,最为一个公众人物,你不知道,这是不是放松对自我要求的一种表现呢?
如何预防醉酒驾驶呢?如果我们能够改善我们的社会交往方式(酒桌文化,劝酒),跟现代相对文明的交往靠拢的话,相信醉驾源头就能得到一些遏制。另外教育的欠缺,应试教育下,光教知识,不教做人。生命教育对所有人都是短板。

社会习俗文化传统的改良和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提升,这都需要付出几代人努力,也许才能达到我们预期效果的一个长远目标,现在配合治理酒驾社会服务系统的跟进远远是不够的。找代驾公司是不容易的,费用偏高,网点不多,而且服务力是需要提升的,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使社会进入一个现代文明社会,那相对的社会管理保障机制的改变现在一定要提上议事日程,光是靠刑法来去遏制现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高晓松酒驾被拘役6个月,还有他的悔过,可能带给我们很多是对于生命的思考,包括对于醉酒驾车一个标准的思考,还有对于我们每天的行为准则的思考。让我想到了禁止酒驾的一个宣传语:“司机一杯酒,家人两行泪。”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特别的经典,也有很多的深意,酒令智昏让我们共同为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