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难中的媒体力量

(2008-05-16 15:30:13)
标签:

地震

新闻主播

赵普

张泉灵

月光

央视

北京台

中央电台

杂谈

     82小时,我们搜寻着生命的讯息,无论是微弱的呼喊,还是裸露的衣角,我们都能听到救援小伙子们发自内心的欢呼。救援队熬红的双眼,医护队奔波的日夜,捐助队倾囊的奉献。我们的镜头记录下了废墟底下女孩的歌声,担架上面男孩的队礼,钢筋下面“两只老虎”的声声歌谣,还有双腿压断的小学生安慰救援战士的“别担心,我还活着”。是什么让我们疼痛?又是什么让我们无比坚强?是这些画面,这些声音,这些用徒步百里传送的文字记录,是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把真实呈现在我们眼前,也让我们看清了自己原本被忙碌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心,竟是如此的柔软。

     W020080516649732074596.jpg

           被救出的孩子向解放军叔叔“敬礼”

     作为新闻人,我为生长于这样的媒体职业而感恩,也为我的同行感到骄傲。伤感生命脆弱的赵普,从珠峰到灾区的张泉灵,以及各路媒体前赴后继赶到灾区的记者们,他们用最直接的方式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每一个普通人在这一刻不得不说出的情感。而在今天的《都市晚高峰——心手牵连》节目里,我把他们请进了直播间,电话那头的他们在和我交流的时候依然忍不住哽咽,但是继续奋战的力量依然有着足够的坚强。

    同时,我们的节目正在呼唤大家的参与。也许你是一名亲历者,也许你加入了救援的队伍,也许你用自己的方式献出了爱心,也许你只是希望电波能传递你的祝福,都请在我的博客上留言,希望你们能留下自己的联络方式,我们的节目会尽快寻找到你的声音。

    5月18日,5月19日,5月20日。我在等待着你,希望能够用电话录下来你的祝福你的感受。

    我们将心手相牵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FM101.8。

 

                     (一)赵普的眼泪为谁而流?

    灾难中的媒体力量

   (以下是节目中我的采访记录)

    王宁:“为什么我们的眼中会饱含热泪,只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当央视的主持人赵普说到这句话的时候,他哽咽了。我们经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我觉得这样的举动,真的是可敬可爱,今天节目一开始,我们就把赵普请到直播间,电话联系正在忙碌当中的赵普。

    赵普:你好,王宁。

    主持人:每一个人都被你在镜头前的这种“失态”所感动,我想知道,当时到底是什么触动了你?

赵普:我想我和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吧。因为这个灾难来的太突然了,在职业素养面前,我想首先我们应该是人,首先应该是对同胞有同情心的人。所以我这种反应是一个很正常的反应。而且在这样的直播当中,我有机会看到大量的,可以说是惨不忍睹的画面,面对这样的画面,面对各种各样的声音,对于我们在主播台上的主播们,其实内心都很煎熬。好象两个人在打架,一个是理性的赵普,一个是感性的赵普。理性的赵普告诉我,你是传播者,你应该及时准确的把信息传出去。可是感性的赵普告诉我,你有权利伤心,你有权利悲痛。事实上,我这个心态,差不多能够代表我们所有的媒体人,我想大家心情都是一样的。

我们到现在是82小时的直播,我参与了其中差不多1/5的时段,每天都很紧张,也来不及去按照过去我们节目当中四平八稳的设计去工作,只能是看见什么就说什么,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感受传达出去。

    主持人:是啊,当在现场抢救伤员的护士长自己的孩子也被埋在倒塌的校舍内,音信全无,而自己还依然忙碌在抢救伤人的第一线,那个时候我们都被她的举动所感动了。

   赵普:事实上这只是触动我的一个点。我直播的这个时段是这样的:当时都江堰的医院垮塌了,这个大夫在我们的记者采访回来的画面里说,几秒钟前他们几个医生还在一起!你想想看王宁,就像你我都在北京,很近的,都是同行,刚刚我们还在通电话,刚刚我们还在说话,几秒钟的时间就是天人永别,这种悲痛对人的刺激,太大了。他又跟我们说,他的儿子,还压在那个废墟底下。但是他转过头来又接着说,可是我是大夫,我现在穿着白大褂,我得工作。这个画面完了以后,我真的忍不住了。

      同时,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网络留言,每一条留言都是那么的真挚,那么的具体。我给你举例子,其中有陕西的网友说:我们这儿有很多四川籍民工,他们都是建筑工人,我没有别的祝福,我就希望我们的陕西人能够拿出一点爱心,能够尽快的把建筑工人的工资给结清。

     你看到这样的留言,你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能够感觉到被各种各样这样的信息包围。我想即使你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养,这个时候你也很难控制。坦率说我也不想控制。我为什么要控制?所以大家就看到了这一幕。

   平常我上网的时间很少,但是我依然听到很多朋友也包括同行打电话来问候我,支持我这几天的主持。所以我也想借王宁你这个节目,对大家表示深深感谢。同时我也想请大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灾情的关注上。另外大家现在应该是到了把这种悲伤和痛苦收到心底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想一想,下一步我们究竟能够为灾区的这些人做什么?特别是那些孩子们,他在完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整个世界就没有了。我们想看看我们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大家赶紧动员起来,通过电台,通过电视台,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我们集思广益,给他们最最实在的帮助好不好?

    主持人:谢谢赵普,真的,我特别感谢你的那句话,因为我们所有的人民都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而我想这个时候没有人能拒绝真情流露,也没有人会拒绝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谢谢赵普。

   

    采访完赵普,我今天在节目中特别邀请到的文化学者安兴本和资深媒体人月光,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们之后说的话,让我感慨不已!

    灾难中的媒体力量

(以下是我的采访记录)

    我特别想问一下老安和月光,听完赵普的话什么感觉?

    老安:我听了赵普的话,我自己的嗓子也哽咽了。我觉得实际上作为一个新闻人,或者媒体人,这场地震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场地震。他们要抢新闻,要有速度,要克制自己内心的悲痛和压抑,要完成任务。你想一个人怎么能够在那样惨烈的画面下,还能够控制自己呢?

    月光:听了刚才赵普说的话,我非常的感动。其实那天我也看到了他的现场直播,我当时就流下了眼泪。不仅仅是灾区的那样一种灾情,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救助,相互守望的一种情感,那种爱心的传递画面震撼了你。非常震撼。不管你是一个媒体人,你是一个公务员,你是一个军人,只要你是人,你有情感,你就会被他们打动,被他们震撼。

    王宁:他们就像一盏灯一样,瞬间照亮了大家也同样被感动的心。大家都一起去流露着,别忍着,谁也别忍着,因为我们都是人。

    月光:我们要释放这种情绪,把他化作一种力量,然后去支援地震灾区的人们,包括给那些去救援的人们。给他们更多的精神上的物质上的,各种各样的,我们力所能及的各种支持。

    灾难中的媒体力量

    老安:没错,这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理论问题,我觉得特别是要说给你们新闻人来听。美国的著名传媒教授,曾经讲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好的新闻,就是让你激动!而这种激动,是向两端扩展的,要么你生气,要么你兴奋。你仔细想想,所有的新闻人,他们在第一线阅读新闻,把新闻素材发回来了,他是一个读者,跟我们有同样的感受,所以他悲痛他压抑。而他比我们更多的二重压力是什么?他要愤怒,恨那个大地,你为什么夺走了这么多人的生命?他也兴奋,看到了那么的战士都过去救援!一旦你看到了这些专业的人捕捉到的细节之后,你的心就抑制不住。

    月光:而恰恰是您所说所关注的这些细节,感染了每一个看到这些细节的人,感动了每一个民众,每一个有爱心的人。所以今天才会看到那么多的献血的人,排着大队;那么多捐款的人,不管你拿出一块钱还是两块钱,还是成千上万;还有很多成都当地没有受伤的民众,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去当志愿者,徒步去灾区,非常让人感动。

老安:这里面有我们民族的政府的,一种意志,其中也有媒体的力量,一种现代传媒的力量。

    月光:我很同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也对他们非常的敬佩。虽然我这次没有能够到一线,其实我非常想到一线去,能够到一线去跟他们并肩战斗,去为大家发回那样的报道。但是我觉得我的心跟他们在一起。我曾经报道过98年的洪水,当你到那个现场的时候,你不仅仅是一个媒体工作者,而是战士。你手中的话筒你的摄像机就是你的武器。你要拿起这些东西,把现场的情况,灾情告诉给大家,公开这样一些信息,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人为他们奉献爱心。也能够让灾区早日的灾情得到缓解,他们的家园能够得到重新的修建。

    王宁:感谢所有的媒体人。感谢所有正在四川灾区奋战的一线记者们,因为他们真的可以给我们一种温情,一种力量。我们也希望他们变成我们的眼睛,带我们看到更多的东西。

    月光:作为新闻工作者,真的应该有一个悲天悯人的情怀,“以人为本”。我觉得在这一次地震灾难当中,“以人为本”这四个字的分量是非常非常重。人的结构,一定要相互支撑。

    W020080516649062983737.jpg

   

(二)

                     网络使陌生零距离

     在这一次的报道当中,除了传统媒体之外,有很多的新媒体非常出色。那种广泛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及时性,还有很多草根民意的诞生,都让我们在这次地震灾难的报道当中,看到了更多人文的关怀。我在节目中特别请进了来自新浪博客的张学军,他将会为我们讲述他所处的网络,现在正在传递的民意和力量。

 (以下是我的采访记录)

    王宁:到目前为止,新浪博客这边,有没有一些数字的统计?有多少留言正在产生?

    张学军:具体的流量现在没有做统计,但是影响力肯定是巨大的。在这次地震当中,博客发挥了巨大的一个信息平台的作用。我们的博客里边,有很多的网友经历这次地震,在成都,在武汉,在西安,在北京,他们把经过的情形写出来,构成了一个新闻报道。比如李承鹏,他写下亲身经历的在北川救援的情况。这些东西都来自于前线,来自于现场,是第一手的资料。非常的真实非常的感人。

    主持人:作为新浪博客的书写者,你希望现在的网友们,在网上进行什么样的留言?需要他们做什么样的工作?

    张学军:现在有很多在灾区的网友,他们有很多的亲朋好友都在关心牵挂着他们,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博客来报一个平安。另外我们也有很多的网友在平台上来表达自己对于灾区人民的这种祝福,祈祷,那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传达人与人之间的爱,关怀。另外我们很多的专家学者也通过博客来写,应该如何去应付地震,怎样从事灾后的心理治疗,还有救济等等,这些知识性的东西,也是非常有用的,有意义的。

    王宁:在网络上我们看到了“爱心集结”这四个字,他们也是希望能够发动所有的亲历者,以及正在关注新闻的人们,凝聚在一起用一种最朴素的方式,就是书写,就是文字,继续真实地记录。

月光:互联网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记者。网络延伸了我们媒体的触角,他延伸到你想象不到的每一个细节,触动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我经常会被一篇博文感动到流泪。网络让我们的信息更加的透明,公众知道的更多,爱心传递的更快。

    老安:网上这么多人在写博客,在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爱心,跟这次主题一样:“众志成城”。众志成城又让我想到了什么呢?想到我们民族的性格。一个浓缩就是国歌,国歌里边有“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既可以是物理的长城,也可以是精神的长城。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怎么样自救,怎么样重建家园,怎么样总结经验,留在史册里,我觉得这也很重要。

     W020080516324215018891.jpg

  

   节目做到这里,我放了一首歌《你是阳光》。因为这样的时刻,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彼此的良心和爱心中感受到了阳光的暖意。而媒体的力量,也是一种午后的阳光,温柔而并不刺眼的让我们看到新闻人的素质,也让我们看到现代媒体的进步。央视从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的直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台总动员,北京电视台对普通人的礼赞,还有很多很多媒体日夜兼程的报道,都让我们信然。

 

                         (三)央视24小时直播背后

   

    节目中,我特别采访到了央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直播总导演之一——王昔。

(以下是我的采访记录)

    王昔: 12号的时候那天下午,地震发生之后我们新闻频道在15点的整点新闻迅速的播出了一条口播新闻。等灾情规模大家判断清楚之后,在15点15分的时候就全面开始报道了。而且报道的这个密度也越来越密。到现在为止应该说整体报道的时间已经大约有82个小时左右了。

地震发生之后,我们有很多记者已经被派往前方,我们统计了一下大概现在有110多个记者在四川灾区的各个方向,加上后方直播组的所有人员,大概有将近150多人。

    王宁:我们看到前方的那些记者们特别的疲惫,我看到张泉灵完全顾不上化妆,带着框架眼镜,估计他根本没有时间戴隐形了。

    王昔:对对,泉灵刚从珠峰下来,本来是要返回北京。听到地震情况以后,自己主动跑在灾区。从珠峰海拔6000多米的这个地方下来之后,直接奔灾区了,一天都没有休息。

    王宁:太像她的性格,她就是这样一个特别拼的人。包括很多的央视主播都开始了疲劳作战。

王昔:对。基本上我们主持人也好,后期所有的编辑也好,从12号那一天开始,也就休息了六七个小时吧,一直到现在还在开会。稍微能歇一点的时候,就找一个地方闭会儿眼睛。然后紧接着又开始做。

 

      因为和泉灵是相识了五年的朋友,这个时候,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我的欣赏,她一定不需要任何赞扬。我只是打过去电话希望她保重身体平平安安。而她也给我讲述了自己在灾区的感受。

 

(四)从珠峰到灾区的战士张泉灵

 灾难中的媒体力量

(以下是我的采访记录)

   张泉灵:其实我到了四川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当你面对一个大自然突发的大灾难的时候,人变得非常的渺小。那些房子差不多在摇晃了一分钟之后就倒了,而这样的大的震撼在重灾区甚至要持续五六分钟。像北川,汶川的一些乡镇,几乎是夷为平地。一个村民找不到一间完整的房子。但是同样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你真正能体验到生命的坚强和人之间的温暖。比如说我刚到成都,坐在车上听当地的一个交通台的广播。当时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当中,我听到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灾区现在非常缺少干净的饮用水,这对那些幸存者来说是继续维持生命的一个基本。当时就有市民说我要捐出一千箱矿泉水,但是没有人给我运去。然而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立刻有一个听众说,我有车,我帮你运去,咱们两股力量合成一股力量,把爱心献给灾区的人民。

    第二件事情呢就是关于献血。当时交通广播的播音员在呼吁大家说,现在各个献血站排队的人太多了,大家能不能分批次去。结果直到昨天12点血站已经关门的时候,还有大量的市民在冒着雨在等第二天重新开始献血。这样的情景真的非常的让人感动。

    然后第三件事情就是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在做一个征集,他们有大量的物资要往灾区运,但是没有足够的车。就问谁可以能够贡献5吨以上的卡车,自带司机,自备干粮和饮水,一天的时间,自备油料。结果没想到5分钟之后,那位交管处长的电话就被打爆了。所以在这个时候你真的是能看到人性的温暖。

     你会觉得人既渺小又强大,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W020080516355043011497.jpg

 

(五)北京卫视书写普通人的礼赞

 

     北京电视在最快的时间启动了《众志成城矿抗震救灾》的直播。我在节目中也特别采访到了北京电视台的副总编张亮。他告诉我北京电视台的编辑经常眼含着泪进行节目的制作。

灾难中的媒体力量

 

  (以下是节目中我的采访记录)

   

    王宁:北京台的工作状态能不能为我们描述一下?

    张亮:我们的员工怀着满腔的爱国情怀,怀着满腔对灾区人民这种同情和支持,也怀着对生命的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礼赞,精神饱满的总动员。我们的采访编辑包括导播,在播出的过程当中,都是眼含热泪,默默的工作。

    主持人:作为一个资深的媒体人,你觉得这个时候我们的媒体应该做些什么?

    张亮:我觉得媒体在这个时候,正在实践自己的使命,正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正在兑现自己的诺言。当这种重大突发灾难发生的时候,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抗震救灾,媒体责无旁贷,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传播党和政府抗震救灾的决心,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和各种救灾的措施。我们还要充分的报道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解放军公安干警武警战士包括医疗救护人员,我们各种抢救人员他们这样一种挽救生命的这样一种动人的故事。我觉得我们还应该报道那些普通的百姓在危难的时候团结在一起,充当志愿者,大家心与心相连,手与手相牵的感人事迹。我们也应该报道在抗震救灾过程当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普通人的故事,那是种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礼赞。

       

               (六)中央电台副台长亲赴灾区       

      

     5月15日下午16点,中央台前方报道总指挥王晓晖副台长乘救援直升机进入本次地震的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随即在现场组织指挥前方报道工作,并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在中央台中国之声直播节目中作了连线报道。

      王晓晖21:00在中国之声连线报道时说:“现在我们在映秀的救灾现场。现在我看到天已经很黑了,北京时间已经是9点多了,我看到有一些指战员、武警官兵,包括消防官兵还一直在忙碌着,我们看到整个救援工作进行得既紧张又有序。我们在受灾比较严重的地方看到,整个受灾群众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也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有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的全力救助,战胜灾害是充满着信心的。”目前,中央台在汶川映秀镇及其周边地区共有7名记者在采访报道

 

    谢谢你看完了我的文字。感动依然在继续,我的节目就绝对不会停止。我们的媒体希望能够号召更多的普通人来到我们的节目,你的亲历,你的祝福,你的参与,你的付出。等待你在我的博客中留下你的方式,我希望能够做你的记录者,为你录音!

   记录下我们曾共同面对的风雨,记录下我们曾共同祈祷的希望。

   灾难中的媒体力量

        节目地址:http://media.cnr.cn/index00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