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你欠我幸福(小说) |
U形的小巷一半是酒吧,另一半则是各种小吃的摊点,果然如老人所讲,成都的小吃多,而且都辣的狠。这辣不用尝,只那红艳的颜色便一望而可知。那油淋淋红艳艳地辣椒刺激着人的视觉和味觉,让人胃口大开。陈清扬正筹著不知吃什么好的时候,忽然看到一家的招牌上写着:伤心凉粉,觉得很有趣,于是凑近前去,不过是普通的凉粉,偏起这么个名字,于是问卖凉粉的大嫂,为什么叫伤心凉粉,大嫂笑了,快言快语给她讲了一个故事,看得出,这个故事她是常讲的。故事原是一个普通的夫贵而不能妻荣的故事。丈夫一举成名天下知,另结了新欢,家中的糟糠之妻理所当然地成了下堂妾。只是在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以卖凉粉为生的妻子端了一碗凉粉让丈夫吃,里面据说就是放了本地特有的这种辣椒,丈夫被辣地涕泗横流,妻子 对丈夫说,你快走吧,让村里人看到你现在的样子,这样他们就不会骂你薄情寡意,而是以为你另有苦衷。结果自然是中国式的大团圆结局,丈夫被深明大义的妻子感动,两人合好如初。听罢故事,陈清扬要了一碗凉粉,并且要“多放辣椒”,大嫂说:这辣椒很辣的,你们外地人恐怕吃不惯的。陈清扬说,没关系,我能吃辣。端着凉粉,陈清扬在临街摆放的桌椅前找了个空位置。坐在她对面的是一对北京来的年青男女,看样子,应该是情侣。女的面前也放着一碗凉粉,还有一盘麻辣串,男的在吃龙抄手。女孩子不停地唏溜着嘴,边唏溜边用手在嘴边扇着,看来是被辣到了。男孩子见状,把自己喝了一半的汤端到女孩嘴边,说,喝口汤,,这汤不辣。女孩摇头推开,简短地说道:烫。男孩又说:那我给你买饮料,你想喝什么?冰可乐?女孩连忙点头,男孩撂下碗便去买饮料。女孩子见男孩走了,这才将注意力转移到陈清扬身上,好心地说:这凉粉特辣,不过,真好吃,等会,我还要吃一碗。让他也吃一碗。陈清扬被女孩子的神情逗笑了,开玩笑道:对,有辣同当。女孩子也笑了,附和道:嗯,有辣同当。两人离开的时候,陈清扬听到那女孩子对男孩说:等会咱俩一人吃一碗,有辣同当。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你有一份快乐,我有一份快乐,我们共同分享,便有了两份快乐。你有一份痛苦,我有一份痛苦,我们共同承担,痛苦,便只有一半。热烈的情话适合于每个深陷爱恋中的人,情话对他们来讲,是锦上的花,是繁星满天的夜空上绽放的烟火。可是情话对于一个独自欢乐独自痛苦的人来说,便是茫茫雪地里的一星炭火,温暖不了什么,融化不了什么,只会让人觉得愈发得寒心彻骨。
辣椒果然够辣,火烧火燎地一路从口腔到了胃里,可这一路火烧下去,心却还是凉的。突然,她被呛了一下,仿佛放了一把火在嗓子眼,又烧又辣,辣得她头都有些晕,她不停地咳可是无济于事,不知怎的,眼泪突然就出来了,而且越流越凶,她此时的样子有些古怪,一个斯文秀气的女孩子对着一碗凉粉泪流满面。她把头低地很深,怕被别人看到,还好,灯光昏暗,没人注意角落里的她。她吸着鼻子,在包里一阵乱摸,找到一包纸巾
,擦干了脸上的泪水。突然一抬头,看到刚买的那袋枇杷,如获至宝一般抓起枇杷剥了皮塞进嘴里,一股清甜的汁液顺着喉咙流了下去,她觉得舒服多了。
“这有人吗?”有人在问,发音有些生硬,像是含了根筷子在嘴里。
陈清扬抬眼,看到一个白种男人,点点头,又摇摇头,吸着鼻子说:没人。
老外很礼貌地笑了笑,道过谢,坐下了,手里端的,也是一碗凉粉。
“是不是很辣。”老外又问,怕陈清扬不明所以,又补充道:“我看你在擦眼泪。”
陈清扬笑笑,答非所问:“你中国话讲的很好。”
“那当然了,我学了四年中文了。”老外一副很得意的样子。他咧着嘴笑的样子很容易让人想起阳光大男孩一类的词。
“这凉粉挺辣的。”陈清扬书归正传。
“我知道,我喜欢辣椒。”老外点点头,一脸地认真,一边郑重其事地两手配合着扶起筷子。陈清扬看他笨手笨脚地用筷子的样子,不禁想到了大猩猩,心想,来中国四年了,筷子还没用利落。
那老外把筷子握在手里,舂米似的,在碗里搅了几下,然后,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筷子送进嘴里。手停在半空中,像电影里的定格画面,除了他上下移动的喉节。那一刻他脸上的表情可谓瞬息万变
,半晌,他出长了口气,说:“辣死了。”
陈清扬扑嗤笑出了声,笑完又觉得自己很没礼貌,那老外倒是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冲陈清扬眨了眨眼,继续吃他的凉粉。又吃了两口之后,老外显然被辣得有些受不下,放下了筷子,半张着嘴不停地吸气。陈清扬把面前的枇杷推了过去,说:“吃点枇杷就不辣了。”
老外有些意外,看看陈清扬又看看枇杷。
“吃啊,很好吃的。”陈清扬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个枇杷剥开放进嘴里。
老外于是也拿起一个吃了,吃完之后,兴奋地说:“很好吃,很甜。”
“好吃就多吃点。”
“这叫什么?”老外问。
“枇杷。”
“啊,我知道,犹抱琵琶半遮面。”老外叫道。
“不是不是。那个琵琶是一种乐器,这个枇杷是一种水果,是同音字。”陈清扬心想,这都哪跟哪儿啊。
“噢,同音字。”老外点点头作醒悟状,然后又叹道:“中国的汉字太复杂了,什么同音字,多音字,太难了。”
“是挺难的,好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搞不清楚呢,别说你们了。”陈清扬安慰道。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老外开始认真攀谈起来。
双方做过自我介绍之后,陈清扬知道老外中文名字叫亚麟,法国人,在北大中文系学习中国历史。他还特别说明,他的名字是麒麟的麟,陈清扬心想,老外就是喜欢附庸风雅,中国字认不了几个,还要起这么复杂的名字,干嘛不叫一二三,又好写又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