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研讨会之修祥明:美丽的谎言,谎言的美丽——《小站歌声》赏析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评论 |
美丽的谎言,谎言的美丽
——修祥明小小说《小站歌声》赏析
(荣获全国第五届小小说研讨会优秀奖)
文/杨列宝
这是一首凄美的歌,也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初读修祥明老师的《小站歌声》,除了震撼,就是被一种美丽的谎言所感动。此时再反复阅读,《小站歌声》还是如那潺潺的山泉流水,在我心中挥之不去。久久萦绕,便绕出了一片深情的延续。
《小站歌声》,整篇的结构看似简单,而在只有几百字的篇幅里,读起来却是那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它通过一幅送别的画面和一个美丽的谎言,把一位乡村女教师的心灵美,孩子们的童真美,以及师生间的情谊美,体现的淋漓尽致。一箩筐山核桃,贴在箩筐上的一个大大的红双喜字,一串串难舍难分的泪水,一声声稚嫩而又甜美的歌声。其中有对老师依依不舍的留恋,有对老师真诚的祝福和谢意。也有苗兰老师无奈而又伤感的心声和话语。
当然,这一切都是从苗兰老师一个无奈的美丽谎言开始的。因为在她剩下不多的生命旅程里,她把内心的痛苦埋藏在心底,留给了自己,而却把美好的心情及快乐全部留给了她的学生们。于是,谎言的美丽,从大爱开始,四散而去。
首先,文章把师生离别的情景放在了一个静谧的子夜,这就营造出了一个凄美的氛围。这样,便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将要出现的沉重和别离。
其次,修祥明老师在对文章中人物的描写上,着重地突出学生们的质朴和纯真。“班长说:‘咱们为苗老师唱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吧。’”孩子们面对老师即将离别的事实,他们没有多余的话语和热烈的拥抱,而是用一首充满真诚的歌,唱出了他们对老师的祝福。那一个个音符的跳动,都是孩子们敞开心扉的真情流露。火车开动的时候,“孩子们像旋风一样随车跑着,唱着。”那一刻,他们是否知道,他们的苗兰老师此刻在车上的心痛和满面的泪水?当看到结尾后,再联系到这一感人的场景,着实让我们无不动容,肝肠寸断。这种师生纯朴情感的交换,既点缀了谎言的美丽,又升华了《小站歌声》的主题。
另外,在整篇的语言艺术方面,修祥明老师既没有用华丽的词藻,也没用过多的语言,而是在通俗流畅中,用一首《好人一生平安》的歌,巧妙地承上启下,这就更加增添了文章的朴实和厚重。尤其是出人意料的结尾,造成了一种情理之中的凄美感,和那种“绕梁三日而不散”的回味感。这样的对比和寓意,就变成了这篇文章荡气回肠的强大魅力,真可谓:句句真情,字字珠玑。
由此,我认为,《小站歌声》不光是小小说的精湛之美,也是一种折射人间最深厚,最纯真的人性之美。
谁说谎言不美丽?大爱之中见深意。这就是我读《小站歌声》的震撼,也是我对这篇佳作的赞赏和学习。
附:中国小小说作家网修祥明小小说网络研讨会获奖名单
|
本帖最后由 箫江 于 2010-2-11 17:12 编辑 曾祥伍《<天上有一只鹰>浅析》 薛兆平《修祥明的写实和写意》 厉剑童《质朴·简练·鲜活》孔爱丽《呼吸最淳朴的乡村气息》 《旗舰与航向》—晓立 责编佳作:责编的主要获奖作品:《失去记忆的日子》(陈敏)获2003年度《百花园》读者推荐优秀小小说奖,《中国算盘》(司玉笙)获2004年度全国小小说金奖大赛一等奖,《青岛啊,青岛》(刘兆亮)获2005~2006年度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背后的眼睛》(曾平)入选200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石泥鳅》(张国平)、《幸福倒计时》(李世民)、《滴水的声音》(戴燕)获2007年度小小说原创作品奖,《人生写意二题》(郑成南)、《机关二题》(周波)、《珠光宝气》(聂鑫森)、《一生》(朱雅娟)、《火锅》(张国平)等获2008年度小小说原创作品奖。 前天 12:58 简介:
修祥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小小说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庄户人家》《庄户日子》、中短篇小说集《香土》及《修祥明小小说选》。其中《修祥明小小说选》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及青岛市政府文学艺术奖。 宗利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半路作家,专业警察。曾就读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郑州小小说学会副会长。已有小说作品150余万字散见于报刊。发表长篇小说2部,出版小小说集4部。获2003-2004年度第二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 宗利华十年小小说之旅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