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研讨会之修祥明:美丽的谎言,谎言的美丽——《小站歌声》赏析

(2010-04-14 10:08:51)
标签:

杂谈

分类: 评论

美丽的谎言,谎言的美丽

——修祥明小小说《小站歌声》赏析

(荣获全国第五届小小说研讨会优秀奖)

/杨列宝

这是一首凄美的歌,也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初读修祥明老师的《小站歌声》,除了震撼,就是被一种美丽的谎言所感动。此时再反复阅读,《小站歌声》还是如那潺潺的山泉流水,在我心中挥之不去。久久萦绕,便绕出了一片深情的延续。

《小站歌声》,整篇的结构看似简单,而在只有几百字的篇幅里,读起来却是那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它通过一幅送别的画面和一个美丽的谎言,把一位乡村女教师的心灵美,孩子们的童真美,以及师生间的情谊美,体现的淋漓尽致。一箩筐山核桃,贴在箩筐上的一个大大的红双喜字,一串串难舍难分的泪水,一声声稚嫩而又甜美的歌声。其中有对老师依依不舍的留恋,有对老师真诚的祝福和谢意。也有苗兰老师无奈而又伤感的心声和话语。

当然,这一切都是从苗兰老师一个无奈的美丽谎言开始的。因为在她剩下不多的生命旅程里,她把内心的痛苦埋藏在心底,留给了自己,而却把美好的心情及快乐全部留给了她的学生们。于是,谎言的美丽,从大爱开始,四散而去。

首先,文章把师生离别的情景放在了一个静谧的子夜,这就营造出了一个凄美的氛围。这样,便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将要出现的沉重和别离。

其次,修祥明老师在对文章中人物的描写上,着重地突出学生们的质朴和纯真。班长说:咱们为苗老师唱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吧。’”孩子们面对老师即将离别的事实,他们没有多余的话语和热烈的拥抱,而是用一首充满真诚的歌,唱出了他们对老师的祝福。那一个个音符的跳动,都是孩子们敞开心扉的真情流露。火车开动的时候,孩子们像旋风一样随车跑着,唱着。那一刻,他们是否知道,他们的苗兰老师此刻在车上的心痛和满面的泪水?当看到结尾后,再联系到这一感人的场景,着实让我们无不动容,肝肠寸断。这种师生纯朴情感的交换,既点缀了谎言的美丽,又升华了《小站歌声》的主题。

另外,在整篇的语言艺术方面,修祥明老师既没有用华丽的词藻,也没用过多的语言,而是在通俗流畅中,用一首《好人一生平安》的歌,巧妙地承上启下,这就更加增添了文章的朴实和厚重。尤其是出人意料的结尾,造成了一种情理之中的凄美感,和那种绕梁三日而不散的回味感。这样的对比和寓意,就变成了这篇文章荡气回肠的强大魅力,真可谓:句句真情,字字珠玑。

由此,我认为,《小站歌声》不光是小小说的精湛之美,也是一种折射人间最深厚,最纯真的人性之美。

谁说谎言不美丽?大爱之中见深意。这就是我读《小站歌声》的震撼,也是我对这篇佳作的赞赏和学习。

附:中国小小说作家网修祥明小小说网络研讨会获奖名单

本帖最后由 箫江 于 2010-2-11 17:12 编辑

一等奖

曾祥伍《<天上有一只鹰>浅析

二等奖

薛兆平修祥明的写实和写意》
宋以柱《<天上有一只鹰>赏读
三等奖

厉剑童《质朴·简练·鲜活》孔爱丽《呼吸最淳朴的乡村气息》
青铜器《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
优秀奖

《旗舰与航向》—晓立
从生活中提炼精华—孙继
美丽的谎言,谎言的美丽—杨列宝
一个人、一个地瓜、一个梦—e先生
一段歌永远情—子源
在无题的生活长河里捕捞文学的主题—雪中行
《读“无名碑”看小小说思想性的光辉》—褚进龙
《无处不在的真情》—刘树江
一种文体的典范——读《小站歌声》—何边草
欣赏修祥明老师佳作《小站歌声》—万俊华
《晌午里的老人》象征、暗寓笔法初探—官旭峰
轻声吟唱着的老人—杨秀茹

《小站歌声》读后—杨超然
感人的结尾-小站歌声赏析—尚建立
浅议修祥明老师的与时俱进—君清
品修祥明老师的小小说《小站歌声》—李荣

最具潜力奖(修祥明作品集一籍)
兰喧

优秀组织奖(个性挂表一只)
青铜器

 
评委风采

http://www.xxszj.com/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http://www.xxszj.com/attachment.php?aid=Mzc5ODN8YWQ3ZmRlMmN8MTI3MTIxMTkzOHwzZDI1QUF6Z3c0bkxmQkl4SnNVNjZUQ2o5UXJ6cFMycDR5MnJDZy9RZCtqZlV0OA==&noupdate=yes

下载 (16.8 KB)
2010-2-11 16:56
 秦俑,1978年11月出生于湖南涟源,2002年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2003年加盟百花园杂志社,现任《百花园·小小说原创版》副主编兼小小说作家网站长。入选2003年度中国小小说十大新闻人物,获2005~2006年度、2007~2008年度全国小小说优秀责任编辑奖,曾主编、策划和参与编辑《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五卷)、《中国小小说典藏品》第1至6辑和《百花园文丛》等,主持《小小说选刊》新人SHOW 栏目,策划或参与策划“全国小小说新秀选拔赛”和“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等业界重大活动。
责编佳作:责编的主要获奖作品:《失去记忆的日子》(
陈敏)获2003年度《百花园》读者推荐优秀小小说奖,《中国算盘》(司玉笙)获2004年度全国小小说金奖大赛一等奖,《青岛啊,青岛》(刘兆亮)获2005~2006年度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背后的眼睛》(曾平)入选200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石泥鳅》(张国平)、《幸福倒计时》(李世民)、《滴水的声音》(戴燕)获2007年度小小说原创作品奖,《人生写意二题》(郑成南)、《机关二题》(周波)、《珠光宝气》(聂鑫森)、《一生》(朱雅娟)、《火锅》(张国平)等获2008年度小小说原创作品奖。



 

http://www.xxszj.com/attachment.php?aid=Mzc5NzB8MjMzNmZhOGN8MTI2NTg3OTM5MHw2ZDRjZ0tUaHp1NzZpNUpka2VKZ0JxcUYyNFVFTGdjMEZuRFV6WFI0Ym03S1ptbw&noupdate=yes

下载 (19.84 KB)
前天 12:58


简介:

修祥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小小说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庄户人家》《庄户日子》、中短篇小说集《香土》及《修祥明小小说选》。其中《修祥明小小说选》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及青岛市政府文学艺术奖。
  修祥明的短篇小说4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选载,中篇小说《庄户人家》获《青岛文学》优秀作品奖,短篇小说《家》被中国作协收入2000年度短篇小说选一书。
  修祥明的小小说百余次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选载,海内外获奖40多次,其中,小小说《小站歌声》获首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奖,并被人民教育出版社收入最新一代高中语文第六册,是青岛市有史以来首位作家的作品被收入全国统编教材。其作品还4次被《读者》及《青年文摘》选载。
  修祥明的小小说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介绍到东南亚、日本、法国、英国、土耳其、加拿大、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数篇作品被土耳其、香港等选入中学和大学教材。其小小说《小站歌声》《天上有一只鹰》《河边的女子》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河边的女子》被收入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小小说精选》一书。

http://www.xxszj.com/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http://www.xxszj.com/attachment.php?aid=Mzc5ODd8YjQ0MjYxZDF8MTI3MTIxMTkzOHwzZDI1QUF6Z3c0bkxmQkl4SnNVNjZUQ2o5UXJ6cFMycDR5MnJDZy9RZCtqZlV0OA==&noupdate=yes

下载 (2.93 KB)
2010-2-11 16:59
简介

 

宗利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半路作家,专业警察。曾就读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郑州小小说学会副会长。已有小说作品150余万字散见于报刊。发表长篇小说2部,出版小小说集4部。获2003-2004年度第二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

宗利华十年小小说之旅

*1997年,开始小小说创作;  
*1997—1999年,零散写作小小说一批,发表于全国各级报刊。作品《逐日》等多篇入选《微型小说选刊》; *1999年底,鲁迅文学院结业。此前创作的《绿豆》在《小小说选刊》转载,次年获该刊“1999-2000年度佳作奖”,真正开始致力于小小说;此年,《纽扣》被山东卫视改编为电视短剧;
*2000年初,赴河南郑州,参加《当代小小说繁荣与发展研讨会》,第一次参加全国性小小说笔会;秋,参加《山东文学》东营黄河入海口笔会;  
*2001年,作品《床》、《井》在《百花园》推出,其中《井》获《百花园》当年度原创作品优秀奖;  
*2002年,先后参加河南郑州、河北石家庄等小小说笔会;同年,入省作协;  
*2003年,《越位》、《租个儿子过年》发表。两作品先后被数十家选刊、选本转载。同年,《租个儿子过年》被山东华夏影视公司购买电影改编权;这一年,因在《百花园》发表一系列关于小小说的批评文章,入选该年度“全国小小说十大新闻人物”;  
*2004年,创作乞丐题材以及网络题材系列小小说,其中,《侠丐》、《花丐》、《蓝颜知己》、《女色时代》等作品引起关注;同年,《租个儿子过年》被浙江卫视改为电视散文,并被某广播电台制作成音乐剧;  
*2003年起,三次参加百花园杂志社组织的龙湖笔会;该年,被小小说作家网网友评为“全国最受欢迎的十大小小说家”之一;  
*2004年,淄博电视台“文化传播”栏目做小小说创作专题访谈,后在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播出;  
*2005年春,参加第一届金麻雀小小说节,凭10篇小小说捧得“第二届全国小小说金麻雀奖”奖杯;会上,当选为郑州小小说学会副会长;同年,出版小小说集《越位》;长篇理论文章《一种新文体的全方位崛起》在《文艺报》整版发表,后被《新华文摘》摘要转发;三篇作品被译为英文,译介到加拿大;
*2006年,出版小小说集《皮影王》;《浪迹江湖》三题发表,其中,《大嫂》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小小说排行榜;该三题获2006年度“全国小小说原创作品金奖”;同年,参加大连小说学会年会、河北白洋淀蔡楠小小说研讨会以及湖南郴州笔会等;哈尔滨文艺广播电台做专题访谈;  
*2007年,参加第二届金麻雀小小说节;《百花园》副主编任晓燕做小小说专题访谈;以《哈酒》《吕旦》等作品再度尝试转型。
*十年来,作品入选《当代小小说名家珍藏》、《小小说十五家》、《小小说金榜》等50余种作品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