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忆

标签:
杂谈 |
二十七年前的一天,我刚走进厦门大学男生宿舍芙蓉楼时,竟有些失望:我这个在祖屋住了十几年的乡巴佬期待住进现代高楼大厦的愿望破灭。呈现在我眼前的中式屋顶西式楼身、红墙碧瓦的南洋式古典建筑爬满了青苔。然而不久我开始领略她的魅力:宽阔的廊台形成天然的冬暖夏凉,使得我们有心情在廊上一字排开,对楼下走过的女孩打吻哨----它像一个观景台,把芙蓉楼下全校中心区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当然,我们也有出丑的时候:打着赤膊的男生在水池边淋浴,突然就遭遇停水,只好满身泡沫穿过廊台,引得女孩嬉笑,自然是狼狈不堪,又心满意足。
芙蓉楼是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所建,因其祖籍南安芙蓉村得名。1954年底竣工,是嘉庚风格建筑走向成熟的标志。芙蓉第一至第四这四幢老芙蓉楼以芙蓉湖为圆心形成半合围形。我住在芙蓉四,处于厦大的中心。有人说全国最适宜谈恋爱的大学就是厦门大学,此言不谬。以芙蓉楼为轴心,夹道多植凤凰木及松柏、芒果树,与楼体搭配起来如诗如画。夏秋两季凤凰木开花,花红映衬屋红,若是树下楼前不走上几对红男绿女,芙蓉湖边不听几声卿卿情话,简直是一种罪恶了。
也许是芙蓉楼之美默示我们,在极其简陋的宿舍里我们进行了当时罕有的“室内装修”:我们在墙上贴上斑斓的壁纸,令宿舍立时充满英式小楼的温馨气息,连墙上的书架也用花纸包贴。如此,芙蓉楼真的成为具有贵族气质的宿舍了。
多年以后,我在全国只发现北大的老楼堪与芙蓉楼一比。北大老楼充满人文气息,厦大芙蓉楼则弥漫着自然建筑之美。前者阳刚,后者温柔。大学真的不必太大,也不必太新,我在国外见许多著名大学只有几幢老楼,有历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