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因爱和宽恕达成和谐--汤清文艺奖获奖致辞
北村
首先,我必须要感谢信义宗神学院、感谢汤清基督教文艺基金会以及汤清基督教文艺奖的各位尊敬的评委,把这个隆重的奖项颁给了不配的我。
我深知该奖的分量,也深知我所作的只不过是一份基督徒该有的坚持。今天,我以极度感恩的心来接受这个奖项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所作的,乃是因为上帝所作的,就是他把他所创造的形象赋予了他的儿女,他的儿女再把他的形象赋予了他的小说中的主人公。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创作都是对上帝的模仿,所有的文学都是天父神圣生命的呼出。
《我和上帝有个约》这部小说,开始了我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写作经验。如果说过去的写作仅仅是一个基督徒以作家惯有的思维方式发表他的体验、才华和情感,基督教仅仅作为一种价值观在支援作家的写作,那么,从这部小说开始,我试图作出一个大胆的尝试:以一种祷告的灵来进入实际的写作。这是一次新奇的独特经验,每天早晨我坐在书桌前,开始我一天的写作的时候,我会把我今天要写的所有情节和人物全部祷告在上帝面前,求主给我直接的启示,他甚至可以指导到我写作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分情感的表达。我在描写主人公陈步森的时候,在我的生命中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喜悦胜过了我的哀愁,这种得胜的喜乐超越了我不得不描述的黑暗所带来的绝望,成了这部作品的基调,那就是光明照亮黑暗时所呈现的暗中之喜。它使得胜第一次如完整地呈现我的作品中。
多年以来,文学界流行这样的说法:宗教文学只是说教,真正的文学只能表达世俗情感中的痛苦和绝望,宗教文学因此被人限定在福音文学单张的认识水平上。许多作家信主突然觉得力不从心。然而,圣经以其作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源头,无论在它的生命呼出还是伟大的叙事模式中,在在表明了完全以基督的心为心,以上帝的默示为笔,才能够创作出得胜的作品,只有被圣灵充满,才能创作出伟大的文学。因为这种伟大只产生于荣耀的上帝,而非自主独立的个人。而文学最重要的情感,也只能来自于上帝,就是保罗所说的:那安慰过他的安慰,才能安慰世上的人。
在当今中国,有着千千万万需要安慰的心灵,由于信仰的缺失,经济的强劲发展并没有改善人的心灵,反而令它成为孤岛。几十年中国将成为最富有的国家,但这列火车不是仅有动力就够了,要有铁轨,有刹车,有目标,有方向,有道德,要有人在驾驶。所以,人心的纯正和美好,才是我们的未来,否则今使我们尴尬的一定不是因为贫穷,而是心灵破碎,它一定比山河破碎更让我们肝肠寸断。但愿《我和上帝有个约》能发出一丝声音:让这个社会因爱和宽恕达成和谐,并增进对幸福的理解。
也愿更多的基督徒作家公开见证自己的信仰,以信仰为旗、用得胜的生命使手中的笔以为馨香的祭,努力达成在中国创造全新的基督教文化。
谢谢各位。
(本文由林国璋牧师于二○○七年二月九日晚第廿八届汤清基督教文艺奖颁奖礼上代为宣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