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老是偷拿家里钱 父母应该怎么办?

(2013-04-19 07:14:40)
标签:

沟通技巧

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育儿

分类: 转载分享

第一篇

孩子老是偷拿家里钱 父母应该怎么办?
来源:杭州网


让孩子用劳动挣点零花钱
 
徐女士:我朋友孩子读小学三年级,也曾经拿家里的钱,十几二十地拿,家长老师和他讲道理都听不进去。后来他爸爸想了个办法,放暑假的时候带他到单位里去搞卫生,譬如把厕所冲干净,就给十块钱。就这样做了大概一个月,小孩就知道赚钱难了,再没拿过家里的钱。所以我觉得应该从实践中让孩子知道劳动的辛苦,挣钱的不容易。


汪女士:我女儿十岁的时候,也被我发现过这种行为。后来,我就建议她说:“你自己做点家务来挣钱怎么样?”她一口答应了,而且很开心的样子。她开始整理自己的房间,冬天叠被子,倒垃圾桶,做完之后我就给她一块钱。我试了一个月,她有个小皮夹,把自己赚的钱存起来,有点理财的样子了,也不再偷拿家里的钱了。

 

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钱


侯女士:我的办法就是给孩子一笔钱,没有时间限制的,就让孩子自己花,但是要求每一笔都要记账,慢慢地孩子就会理财了,也不会乱花钱了。
我女儿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也发生过这个事情,当时我自己做点小生意比较忙,家里的钱也都是放抽屉里不上锁的,所以孩子有时候拿一张两张的不会发现,后来经常看到她买回来一些小包小挂件,才开始怀疑。有一次孩子收到不少压岁钱,我就想,让她自己来处理压岁钱吧。我一开始是要求她每天都把账本给我们看,但是从来不干涉,慢慢地看孩子记录得比较有序了,就一个月看一次。再后来我就说五块钱以下的开支,你可以自己做决定了。现在孩子已经上初一了,他们班里一千多块班会费都是她在管的。


田先生:儿子13岁的时候有过这个毛病。之后我想了一办法,在客厅里放一个储蓄罐,儿子可以在里面拿钱用,但必须在本子上记账。儿子渐渐就养成了合理支配钱的习惯。现在他去美国留学了,我每个月给他1000美元作生活费,他从来都不超支。


让孩子当家


上虞金先生:我的办法是让儿子当家,把钱交给他管。然后让他把收入与支出全都记下来。大人赚了多少工资,我们告诉他,让他记下来;家里所有的开支都让他记下来。
我要买菜都得向他领钱,然后告诉他家里应该要余点下来,存钱供他以后上大学。慢慢地,他就知道大人赚钱的辛苦了,他也开始知道要节省了,带他出去买衣服,他都会说不要买很好的,随便一点就行了。

 

让孩子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

 

汤女士:我儿子10岁左右的时候,也经常拿家里的钱。我想告诉大家不要急,我带儿子去我的单位,让他看我工作,特别是干得很累的时候。发了工资也跟他说,让他知道辛苦工作,钱也赚得不多的。到了上初中的时候,儿子就不再拿家里的钱了,要用的时候就会向我们要。一定要让孩子明白钱不能偷拿。
贺先生:儿子12岁的时候开始偷拿钱。我的办法是,儿子拿了钱之后,就明确告诉他,“钱从哪里拿来,就放回哪里。”儿子老老实实放回去了。第二天,我再把那些钱给孩子,然后告诉他:“这是我们给你的,上次是你自己拿的!”让他明白这两者是不同性质的。从此以后,我们抽屉里的钱他从来不碰了,要用钱就跟我们开口。
统计来电,这些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都在10-13岁之间,拿钱的理由,有的说自己长大了,但零花钱还跟“小时候”一样少;还有同学经常请自己吃东西,自己也要请请同学……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但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家长的引导对他们今后的成长非常关键。
 
第二篇

孩子拿家里钱怎么办?

本文来自网络

 

  汪女士说,她儿子今年11岁,上小学五年级,性格开朗活泼,和同学相处也都非常好,就是经常偷拿家里的钱。第一次被发现后,就讲道理给他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儿子说同学前几天在学校门前的小吃摊上请他吃东西,他也要请同学吃。最后还来一句:“妈妈你不懂吗,这叫礼尚往来啊?”汪女士当时就没有再说他,只是告诉他,拿钱的时候要和爸爸妈妈说一声。
  没有过多久,有一次,早上送他去上学。临出门时,孩子奶奶见太阳很好,决定把被褥晒一晒,刚拎起被褥一角,儿子就冲进来,不让晒,然后飞快地从被褥下抽出一卷东西,扔到了楼下。问他扔的是什么,他说没什么。
  汪女士说:“楼下是一家单位废弃的院子,长满了野草,平时不太有人进去。我往下一看,那东西像是一卷钱。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搞清楚之前,千万不能提这件事。我就装作没事一样,把儿子送到了学校。送完儿子后,我到楼下院子里一找,果然是一沓钱。从数量上看,绝对不是平时的零花钱能攒得起来的,可以确定他偷拿家里的钱了。”汪女士既生气又震惊,真想狠狠揍儿子一顿,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学会偷呢?虽说拿的是家里的钱,可在家偷习惯了,谁保得准在外面不偷呢?长大了不就是监狱常客了?于是就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给他讲道理。这样平静地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拿家里的钱,这次王女士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他也承认了错误,可汪女士还是怕,怕他再犯毛病。我怎样做才能让他不再犯呢?
  每一个父母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了这个问题,都会震惊,愤怒,犹如梦幻破碎。其实“偷窃”的行为在10岁以下的孩子中普遍存在,有的偷家里的,也有的偷拿商店的东西,但我们并不能就因此说他们是可耻的,因为每个人都要经过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才能具有诚实的品格。孩子在10岁以下,价值观念还模糊不清、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我们不必把这种行为等同于大人的行为,它和大人所谓的“偷’是两种概念,不同性质的。一般说来这种现象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消失,但如果直至10岁仍未有改善的迹象就必须寻找指导与帮助了。

  心理学家认为,在物质条件相对较好的今天,人们普遍过得比较舒适,按理说,孩子偷东西的行为是不会发生的。但是,据发现,即使生活条件很好的家庭也时常会出现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事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引起他人的注意。家庭不完整,父母酗酒、赌博或对子女照管不周,孩子为了弥补心中的爱,为了引起父母与他人注意,往往采取偷窃的形式。
  (2)强烈的占有欲。他对没有吃过,玩过的东西,有想获得,占有的强烈愿望,而又不能很容易地获得,在私欲的驱使下,他便悄悄地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产生了偷窃行为。
  (3)叛逆的反抗。有些孩子对父母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不满,产生报复心态,故意做一些让父母难过的事情,这是一种叛逆的反抗。
  (4)不清楚偷盗的卑劣。偷东西的行为多发生在孩了幼年时,他们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尊重他人权益的概念,更不清楚偷盗这种行为的卑劣之处,所以有一种“我喜欢,就要得到’的强烈愿望,就不由自主地去“拿”了。


  当孩子有了这个毛病,不论偷窃物品是多还是少,都要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一定要让孩子克服掉,而且越早越好,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呢?不妨参考下列的方法:
  (1)采取平静,沉稳的方式教育。家长发现问题后,不要怒不可遏,连打带骂,而应尽量控制自己。把孩子叫来,坐下来认真交谈。根据实情,给孩子重点分析两方面问题:一是是非问题。联系实际,给孩子讲清楚如何对待金钱会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小的毛病发展下去,会铸成大错。—二足想花钱应该怎么办。告诉孩子,想买什么跟家长说,家长给钱或不给钱是经过思考的,要钱就给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
  (2)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孩子需要零花钱,有的家长根本不给,这是不妥当的。给零花钱多少要从实际出发,看家庭经济条件和孩子实际需要,而日.要指导孩子怎样花钱。
  (3)在家里专门准备一个抽屉或匣子,放上十几元或几十元钱,急需时取用。里边放一个本做记录用。明确告诉孩子,这里的钱在急需时可以拿去花,不过拿多少,找回多少,买什么东西要记下来,还要写明时间。这样,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觉得家长信任自己,反而不会乱花钱。
  (4)让孩子学会存钱。压岁钱和剩余的零花钱给孩子储存起来,开一个活期存折,陆续存入,真正需要时,用多少取多少。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积累资金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其最人为出的好习惯。
  总的来说,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既不能反应过激,也不能掉以轻心,把孩子偷东西看做是借东西与把孩子贬斥为贼的做法同样有害。对孩子的行为视而不见和夸大其词都是不可取的。另外,世卜也没有一种育儿方式是包治百病的良药,让我们用共同的智慧培养遵纪守法的孩子。
  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家长要做的不是包庇孩子,而是教导他如何面对后果。让杖子归还偷拿物品,有必要时让他当面道歉,以触动他的羞耻心。警告他下次再犯会有什么后果。另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惩罚他,取消他的某些权益,比如刷一个星期碗或取消一个星期的动画片观看计划等,都可有效地对孩子起到惩戒的作用。
 
    杜梅:如果你家孩子“就是不改”,还有一个很绝的方法:把他领到派出所,告诉他,这里是专门收留“坏孩子”的地方。这是“恐吓”心理战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