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杜梅朵朵
杜梅朵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553
  • 关注人气:7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12伦敦书展:中国作家观点选摘(组图)

(2012-04-30 08:25:29)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分享

与作家盛可以(左)、冯唐(中)在伦敦书展2012合影留念。

[转载]2012伦敦书展:中国作家观点选摘(组图)

与作家徐则臣在伦敦书展2012合影留念。很欣赏并学习徐则臣"文学学术化"一说。

[转载]2012伦敦书展:中国作家观点选摘(组图)

一、(左起)作家韩东、郭小橹、严歌苓等在 "从文本到荧幕"(From Page to Screen) 文学交流活动上。

[转载]2012伦敦书展:中国作家观点选摘(组图)


韩东观点:有观点认为:诗和小说都是文字艺术,因而亲缘关系更近。小说和影视的关系则远。“我不同意”,小说和影视从叙事的角度讲是更近的。反而写诗和写小说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当然写小说和剧本有技术上的区别。小说一个人完成,作者更像“上帝”。影视制作是集体工作,编剧要学会合作。

郭小橹观点:写作和影视制作都没有单一的 “规则”。你只需要失败很多次,从中学习,然后你会发现并掌握真正重要的东西。

严歌苓观点:一直希望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人。“如果我不好好工作,我会不喜欢这个自己…… 看见好吃的东西,我问自己 ‘你能吃么?’ 不能,因为你不配。”

二、作家毕飞宇(左)、铁凝 (右)在"一种女性视角"(A Female Perspective)文学交流活动上。

[转载]2012伦敦书展:中国作家观点选摘(组图)


毕飞宇观点:自己认为,并没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只是对中国的命运感兴趣,这就离不开中国人。涉及 “女性” 仅仅是文学需要。

铁凝观点:女性天然有表达欲望,更易以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她真诚,是在男人之后的,退一步的”,在男权社会中的发言机会更少。但也有反面:自恋、难在大格局下看待自己的伤痛。一个优秀的女性作家既要鼓励自己的野心,也要时刻警惕自身的优、劣势。“我希望获得第三性视角,超越男女两性”。

铁凝观点:男作者写女性能写出 “不一样角度的美”,如同女扮男装能表现 “男人身上的妩媚”。在女人眼中 “美” 的男人未必肌肉累累…… 两性互相观察、描写本就很有魅力,因为能写出陌生的美,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不狭隘的挑战。

三、作家(左起)刘震云 、盛可以 、徐则臣 在"城市景观"(Urban Landscapes) 文学交流活动上。

[转载]2012伦敦书展:中国作家观点选摘(组图)

刘震云观点:小时候听舅舅讲故事: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你这种不聪明又不傻的人,“如果将来不想娶小寡妇,你就离开自己的故乡”。到了车站,“火车上的人我都不认识,我们村儿的人我都认识”,“我第一次因为对世界的陌生而流泪了,因为我不知道(火车上的)那些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刘震云观点:西方世界总希望通过中国小说了解中国的政治、社会、人权,但文学最应该关心的是人、人的精神和灵魂,一颦一笑、一声感叹。写社会较难写出好小说,因为没有一个社会是不过时的… 现代中国作家一样能写出好文字,只是未必能马上被西方认识。应思考:但是,被西方世界认识,重要么?

盛可以观点:如今乡村变了。过去是笑娼不笑贫,现在笑贫不笑娼。甚至一些地方,整村的女性出去坐台赚钱,男人就在家里等着。许多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既不能融入城市,乡村也不再接纳他们,于是成了一个孤独的群体。只剩下利益还是第一位的。

盛可以观点:相比精神贫瘠、资源贫瘠,中国目前更大的问题是诚信。道德沦陷是非常危险的。

徐则臣观点:就像人有时穿西装,有时穿运动装,写作时也可根据描写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语言风格,有时明快、口语化,有时典雅…… 一些批评家认为,一个作家用两套语言去写作是可疑的,“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这时的我是真实的”。

徐则臣观点:关于写作:人们常过于看重天赋的一部分,其实后天训练也很重要。理论学习的意义在于对你进行学术性训练,如:同类作品谁写过,写得如何,我是否能写得比别人更好?“文学科学化” 的反思能帮助自己与其他作者区分开来。好的作家要懂理论,同时又能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把它讲出来。

四、作家(左起)欣然、 迟子建 、 冯唐 在"文本中的当代中国"(Contemporary China On The Page)文学交流活动上。

[转载]2012伦敦书展:中国作家观点选摘(组图)

欣然观点:写作是二十四小时的经历和提炼,并不会因为在做其他的事情就停下来。山上有山上的民俗,海边有海边的风景…… 生活中不同的经历都能为写作增色。比方从农村考察回来,“我发现自己说不过乡村妇女,因为她们的语言太鲜活、太水灵了”。

迟子建观点:文学是一片广阔星空。有一千个作家,就有一千种视野,谁也不能取代谁,这也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每个作家固守自己的一方土地,当代文学就能昌盛。

冯唐观点:1,深入世界,体会生活带给的最根本快乐与痛苦,并找到独特角度表达出来;2,不要在写作中自我审查、或为任何禁忌所束缚,失去写作自由即等于 “半死亡”;3,去除不必要的欲望,比方:为经济而写作可能成为风险很大的事情。

冯唐观点:生活本身是泉水,它使写作者的想象力丰富。如果水潭子大,扔进一块石头,溅起的涟漪就大。投入生动的日常生活即是为写作积累素材、收集信息。生活无法全然与写作分开,如何平衡二者是需要面对的挑战。

五、作家陆建德(左一)、 李洱 (左二)、 莫言 (右一)在"乡村中国"(Rural China)文学交流活动上。

[转载]2012伦敦书展:中国作家观点选摘(组图)

莫言观点:一个作家写农村还是城市,并非自己的选择,生活早已帮他定好。写作最大的问题是钻不到笔下人物的心里去,只能看到外表。写不熟悉的事物会感到灵气不足。“我只有感到手中的笔写到了自己的童年,写到了乡村生活,才会滔滔不绝。”

莫言观点:一些评论家看待80后作家:在该痛苦的地方不痛苦,不该痛苦的地方又痛不欲生,且没写出各年龄段都能欣赏的大家风范的作品。评论家无法充分理解80后作家的作品即难以作出最客观的评价。需双方调整:评论家不固守审美角度;80后作家则不固守成名之初风格。应由个人转向他人,由小转向大。

莫言观点:每一代作家都有自己的局限,也都有自己的长项。大家都写好自己最拿手的东西,从整体上构成时代面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