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杜梅朵朵
杜梅朵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745
  • 关注人气:7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孩子就是培养好公民

(2011-04-12 17:13:57)
标签:

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沟通技巧

杜梅

教育

分类: 好爸好妈

4月12日人物故事7版
                                     培养孩子就是培养好公民
                                      

    汪曾祺先生曾写过一篇《多年父子成兄弟》,令许多人心生羡慕。深圳小学校长王海林也写过一篇文章《如今父子成兄弟》。他在文章中坦言,自己的美好想法就是,与儿子一起成长,当一个好父亲,做一个好“兄长”。
 
好爸爸原来是“浪子回头”
 
    王一枫,是王校长的儿子。毕业于深圳中学,2010年高考时获得深圳地区语文第一名,后被香港大学录取。值得一提的是,王一枫本是理科生,高考前已经获得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省级赛区)。因为这个原因,王海林现在被人介绍时,除了校长的身份,又有了第二个名衔:高考语文单科状元王一枫的爸爸。
    采访王海林,当然不是因为他是高考状元的爸爸,而是他半真半假的一句话:作为好父亲,他是“浪子回头”。
    王海林坦言,初为人父时并没有多少做父亲的概念。那时,早上上班时,儿子还没起床,晚上下班回家,儿子已进入梦乡。周末难得的休息时间,他有时和好朋友一起研究教学,有时陪朋友喝酒聊天,有时跟朋友一起打乒乓球和台球,很少有时间跟儿子在一起,更不用说陪儿子游戏和读书了。如今想起这些来,时常自责,他说,自己的脑海里缺少一段关于儿子童年的宝贵记忆。作为父亲,这是他最大的遗憾。
    王海林是如此认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的,他说,父亲尤其要肩负起儿子的教育责任来。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男孩子的教育责任主要应该由父亲来承担,否则男孩子会缺乏阳刚之气。此外,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清醒地认识到,现在中小学教师女性居多,若在家庭教育中缺失了父亲的管教,由女性主导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到男孩子的性格形成及个性发展。
    他的另一个体会是,父亲可以严格要求孩子,但严父不可唯我独尊,否则对一个聪明而又有个性的孩子来说,父亲的严要求极有可能束缚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他庆幸自己当初及时得到朋友的提醒,才不致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正因为有着清醒的认识与正确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他对儿子是宽严适度,凡事都尊重儿子,但绝不是毫无原则地迁就。即便是对待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儿子一时不能接受或理解,他也绝不会要求儿子马上接受,因为他觉得尊重儿子自己的选择更重要。
看到儿子一天天长大、进步并逐渐走向成熟,王海林在欣慰的同时,也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毕竟儿子的前途在哪里还是个未知数,如果还想给儿子的人生一些教益的话,他想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可能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学习做一名好父亲,让我的生活和工作变得美好起来。”王海林毫不隐瞒。当他重视作为父亲的职责时,心中便有了牵挂,工作之余,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回家陪儿子。而陪的结果是,他跟儿子有了许多话题,文学、绘画、音乐、书法、哲学、茶道与体育等,彼此皆有心领神会之处。他笑道:“即便什么都不谈,就是为儿子泡一壶茶,也觉得其乐无穷。”
 
好教育就是顺势而为
 
    孩子的健康成长绝对离不开父母的耐心教育与精心培养。
    在家里,虽然作为父亲的王海林负责儿子的教育责任,母亲的工作也不可小觑。除了家务事,照顾正在发育的儿子,母亲可谓尽职尽责,做到了尽量提供良好的餐饮服务,让儿子长成了一个身高1.77米的帅小伙子。别以为母亲只管伙食,她对儿子的教育同样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孩子13岁时发生的一件事,让人们认识到王一枫母亲不一般的地方:教育,在看似不经意的地方倾注着家长的心血。
    王一枫13岁的时候,母亲去丽江旅行,回来时,她为儿子买了一个布农铃作为生日礼物,母亲怕儿子不理解自己的用意,于是在儿子生日那天,写了一封信连同礼物一起送给儿子。母亲在信中告诉儿子:“人世间美好的东西太多了,可是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为不值得的东西浪费精力的人实在太多了。我希望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恰似小小的布农铃,既坚贞、镇定、自守,又沉默、宁静、谦逊、内省,是不怕艰险勤于劳作的农人,更是个性鲜明勇于开垦的拓荒人。”作为母亲,她希望自己既能放手让儿子去探索与开拓,又能不断给儿子以思想的滋养与精神的力量。
    母亲的爱细腻而充满力量,父亲的爱阳刚而大气,这样的家庭教育为王一枫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他得以畅游书海,广取博收,健康成长。
    熟悉王一枫的人,都知道他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他爱音乐,爱文学,爱运动,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但对任何一种爱好又绝非浅尝辄止。虽然有如此多的爱好,却从未受到父母的限制。王海龙认为,一个孩子对新生事物保持永远的好奇心远比某一次考试成绩更重要。他说:“一个人要始终保持对新生事物的热情,这种热情,一定会在将来的人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王一枫初一时喜欢上古典吉他,他以此为契机,顺势让儿子了解了许多乐器。初二时,王一枫又爱上了填词。王海林就跟他聊诗词,聊人生,引导儿子通过歌词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
    王一枫爱看课外书,他们就经常与儿子一起读书,引导儿子看文学经典以及哲学、艺术类的书籍。中学时代则引导他读了大量有思想、有艺术价值的好书。他们认为,好书看多了,孩子自然就视野开阔和善于思索了。
    王海林始终认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的教育,更能鼓励孩子全面发展。孩子会在广泛的爱好中,最终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因为大家都很忙碌,王海林非常珍惜与儿子相处的每一段时间。他跟儿子一起看NBA比赛,聊合作与竞技精神;一起看高尔夫球赛,探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体育竞技中的展现;看台球比赛时,则探索数学、物理知识在击球时的运用;看“朝核”问题时,便侃侃大国与小国之间的江湖游戏……“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耳濡目染,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场景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王海林深有感触地说。
      
好父母要把孩子
培养成好公民
 
    王一枫的六年中学时光都是在深圳中学度过的,先是理科实验班,后来是竞赛班。在这个尖子生扎堆的群体里,没有很好的抗挫能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王海林说:“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挫折教育。”
    王一枫中考和高考前,均受到过不小的打击。中考前,他在学校的一模考试中,取得了年级第二名的好成绩。面对这个好成绩,作为父亲的王海林非但没有高兴,反而隐隐有些担心。他认为儿子的状态来得过早。果然,王一枫二模、三模时倒退得厉害,这让孩子的心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王海林此时并没有急着去分析试卷中的错误,而是不断地安慰儿子“考出问题是好事”。他细心地帮助儿子分析问题,并提出应对的措施。有了爸爸的鼓励,王一枫及时调整好了心态。结果中考时考出了非常好的成绩。
    高考之前的三次模拟考,王一枫的经历与中考之前惊人的相似,几次模拟大考也是一次不如一次。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王海林同样没有惊慌。他依然是与儿子坐在一起分析得失、研究对策,让儿子在挫折中变得更加沉稳、强大。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王海林非常注重儿子的人格培养。他说,要做事,先做人。而做人必须要具有善良的品质,要时刻与善为邻,乐于助人。他说在一次英语课堂上,老师问大家:谁中午留在学校?王一枫毫不犹豫地举起手。结果他被老师邀请去批改试卷,忙了整整一个中午。事后,他有一点后悔,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但是王海林告诉他:男孩子要有担当。因为,帮助老师是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批改同学的试卷自己也能学到许多;尤其重要的是,帮助别人,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真诚。王一枫非常认可爸爸的做人原则,所以,无论何时乘坐公交车,他总是站着,把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
    王海林说,孩子虽然是父母生的,但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因此,他们夫妻两人在培养儿子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认识:要把儿子当国家公民来培养。他说:“有些父母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但如果你心里想着,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好的公民,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