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是机会
人生的许多不如意,有些是我们不愿面对造成的。所以说,面对是一种勇敢,面对绝对需要勇气。
曾经,我非常羡慕别人会跳舞。在我眼里,能自由地舞动自己的身姿的人,怎么看,都有一种令人怦然心动的气质和魅力。有时,在街边路旁,偶遇一群舞姿已不那么轻盈和灵动的老人,我也会看痴了。当然,吸引我的是老人们由心发出的那份自由和惬意的享受,已与舞姿无关。所以,至今,每每欣赏舞蹈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把舞者想象成自己。想象自己在曼妙的音乐伴奏下,如梦如幻地旋转在舞台中央。
后来,我终于参加了一个培训班。只是,天生糟糕的节奏感,很快令我望而却步,我不得不勇敢却也是无奈地面对自己的这一缺憾。庆幸的是,面对遗憾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损失,反而,遗憾让我看清一个真实的自己。
其实,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深藏着一份欲说还休的遗憾。
面对遗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终身对此纠结不已,有的人审时度势,旋即解放自己;有的人不甘心,几度挣扎,最终无奈放弃……
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有好与坏之分,因此,对遗憾做出自己应有的反应,当然也不存在好坏。但是,选择的不同肯定意味着生活方式的不同。
曾经采访过一位残疾孩子的母亲。她的孩子是个聋哑儿。她告诉我,当医生告诉她,孩子可能永远听不见时,她的第一反应,除了无法面对的痛苦,更有深不可测的哀伤。她甚至自怨自艾:我究竟做了什么错事,上天竟然如此惩罚我!
当度过那段眼泪浸泡着绝望的日子后,冷静下来的她发现,除了面对,自己其实已没有别的路可走。于是,她被动地选择了面对。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这一无奈之举,竟然让眼前变得敞亮起来,她发现,眼前的路并非只有一条。最终,在她细心的呵护和帮助下,孩子艰难地学会了说话,现在,已经像多数孩子那样,考上大学,开始了自己的美好人生。
还有一位校长,她的儿子从小到大就是不喜欢学习。她说儿子的现状于私于公始终都无法让自己接受,她因此非常恼火。开始,她还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对儿子进行说服教育,看到儿子“顽劣不堪”,打骂威胁便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只是,儿子还是我行我素。
一次,儿子跟她谈心,说到高兴时,儿子顽皮地说:“妈妈,你也该满足了。你看,你儿子就是学习不好,其他哪点比不上别人。”一语惊醒梦中人,再客观地看儿子,她发现,她的儿子的的确确非常优秀:乐观,有追求,意志力顽强,孝敬父母;虽然功课不好,但是,动手能力很强,兴趣爱好广泛——而每一个爱好都极有可能成为他将来的饭碗。这一细数,她发现了一个了不起的孩子,而这个孩子居然是自己的儿子!
从此,她开始重新面对自己的儿子——一个虽然学习不好,可还是有着许多其他“好”的孩子。从那以后,她的心态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她不再焦灼不安,也不再患得患失,更不再忧心忡忡。而当她解放了儿子后,她自己也对生活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热情。
面对的确很痛苦,因为面对意味着放弃——放弃我们许有的信念,这些信念,长久以来陪伴着我们,支撑着我们,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过,一旦我们真正放弃了,也会得到许多新的东西。所以,面对也是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