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宁愿相信“虎妈”狐假虎威

(2011-03-28 08:27:58)
标签:

蔡美儿

虎妈战歌

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杜梅

教育

分类: 家教随笔

    每每看到这样的“成功”教子案例,心里都颇不是滋味。妈妈,一个无论何时听到、看到,还是写到,心里忍不住都会涌起一股暖流的称呼,眼下,因为前面加了一个“虎”字,变得不伦不类起来——这个被称为“虎妈”的人,究竟是妈妈还是老虎呢?
   “虎妈”蔡美儿写的《虎妈战歌》一书,我还没有看到。我所知晓的全部“虎妈”教子细节,都来源于网络。我还不习惯仅凭道听途说评论一件事,但眼下似乎也只能将信将疑了。
    据网络披露:“虎妈”蔡美儿的教子方式除了耳光、辱骂外,就是超负荷练习。如此缺乏技术含量且有悖人类母性的育子法,居然也培育出了两个门门功课皆优、一个14岁就进入了世界音乐圣殿里弹奏钢琴、一个12岁就当上了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的女儿。
    两个孩子的“成功”,似乎是不争的事实了。问题是,这能说明什么呢?两个孩子的年龄加起来不过是一个青年。一个青年人今后得有多么漫长的路要走啊?现在就谈论其有多么成功,合适吗?理智吗?符合客观规律吗?
    “虎妈”带给我们的讨论正如火如荼,“猫爸”常智韬又匆匆登场了。“猫爸”是作为“虎妈”的对立面现身的。如果说“虎妈”意味着凶巴巴,不尽人情,那么,“猫爸”则代表着温柔和宽容。温柔和宽容的“猫爸”也培养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女儿,他的女儿上了12年的学,也跳了12年的舞,尽管时常翘课,但还是非常优秀,去年被哈佛大学录取。“猫爸”的育女经是鼓励个性化发展,并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就是说,“猫爸”采用的是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
    这里姑且不说“虎妈”和“猫爸”孰是孰非,但论一点:我们是人,我们有必要背弃人性而选择兽类作为我们养育后代的摹本吗?
    写这篇文章前,我给深外一个高三女生打电话,询问她对“虎妈”和“猫爸”现象的看法。她说:“父母肯定不能放任孩子不管。小时候,我爸妈也打过我,但不是因为学习,而是我撒谎。所以,我不赞成父母用暴力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在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容易以极端方式解决问题,也没有一个孩子回想起挨打的童年会愉快!”
    可是,这么浅显的道理,有些父母就是不懂。尤其“虎妈”吹响了她的“战歌”后,许多父母更加坚信棍棒下面出俊才。殊不知,挨打经历好比埋在土里的种子,是种子有朝一日就会发芽。至于发芽后,长成什么,我们都无法预测。不过老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女儿4岁开始学习钢琴,学习了8年。8年中,她从没为弹琴流过泪。因为,我对她的期待很低,不考级,不参加比赛,只娱乐自己。这样的学习应该很宽松了吧,可还是留有后遗症。女儿15岁时,小姨拜她为师,她也很高兴,因为有钱挣。小姨规规矩矩地在琴凳上坐下了,然而迟迟等不来女儿这个老师。千呼万唤后,女儿来了,手上多了根铅笔。
    一分钟后,我们看到了铅笔的真实用途——只要小姨的指法不对,她的铅笔就毫不留情地敲了上来。我立马想到女儿小时候学琴的情景,原来,她的启蒙老师就是这么对她的。
    考虑到“虎妈”毕竟只是一个称呼,因此,我对她“虎性”的做派,并不信以为真。虚假不见得,但夸张肯定存在。所以,我宁愿相信“虎妈”的凶巴巴和恶狠狠,不过是狐假虎威。而在她心灵深处,一定还隐藏着浓浓的母爱与理智。我坚信,唯有爱才能让孩子看清目标,持之以恒,最终获得真正的成功。
    所以,如果你欣赏或赞同“虎妈”的做法,请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