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你就是要来疼的
(2009-09-27 17:25:06)
标签: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沟通技巧自残家庭暴力生命教育 |
分类: 家教随笔 |
生下你就是要来疼的
自得其乐绝对是种境界:凡事只求自己满意,至于别人怎么看待你的快乐,与己无关。相对而言,幼儿比较容易进入到这种境界。我女儿小的时候,喜欢两样东西:洋娃娃和画画。洋娃娃现在仍是她的最爱。只要让她玩洋娃娃,她能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两三个小时不出来烦你。有一次好奇,我悄悄地推开门,想看个究竟。原来,她把洋娃娃摆了一地,然后把A的衣服脱下来给B穿上去,再把C的鞋脱下来给D穿上,如此反复,毫不厌倦。至于画画,她喜欢画格格,她画的格格的身体比例完全不对,可她不在乎。如果你好心要提醒她点什么,她一定会给你个白眼:“我喜欢的格格就是这样的!”
快乐着自己的快乐,这就是自得其乐。无论你的快乐多么卑微、渺小,甚至多么可笑,别人都无权干涉你。但,若是你要痛苦着自己的痛苦呢?
北京娱乐信报报道,8月12日,中国科技馆举办的一场题为《中学生心理战略》的报告会上,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学生对报告人说,“每天不是想把自己的手腕割破,就是想把耳朵捅破”。有一位老师也站起来说,“她所带的初一年级内,也有好几个孩子喜欢割手腕,有的胳膊上常划出一道道的血口子”。
让我更感惊心动魄的是一位化名小玫的自述,她说当刀片划破皮肤时,“我先是感到巨大的疼痛,然后逐步麻木,像死了一样……但过不了多久就会全身放松”,她还说,“看着殷红的鲜血从手腕上缓缓流出来,会让我感到很满足也很过瘾”。
一位有着近30年教龄的老教师曾经这样对我说:“在学校里,最让人头疼的不是那些捣蛋大王,而是那些有自残倾向的孩子。”这位老教师还忧心忡忡地说:“尽管有自残倾向的孩子数量上只占极少数,但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一旦发生,其影响就会很坏。”
我相信老教师的话,是因为我相信自残和家庭暴力等行为都有着魔鬼般极其恐怖的影响力。这种影响,是不动声色的,是慢慢渗透的,甚至也是你无法预知的。我的一个表哥,从小母亲就去世了,他是跟着父亲长大的。为了挣钱,他来到城里打工,挣得钱不多,但是,他好像很快乐,整天笑笑的。还曾经给我买过一支上海产的钢笔。后来他回家成了亲,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日子过得还不错。可是,某日,他为了点小事,想不可开,就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年青的生命。没过两年,我的表舅——他孤苦的老父亲因为忍受不了思念独子的痛苦,也用同样的办法走上了不归路。表哥和表舅去世后,我才惊讶地获悉,原来最先去世的表舅妈就是上吊自杀的。
作为在物质极其匮乏年代长大的我,一点也不羡慕现在孩子的富有。我越来越相信,只要能维持生命的生存,人更多时候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养分。因此,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当我想用钱来补偿女儿时,那么,我就必须放下所有的事情去陪她。这是个好办法,它提醒着我要时刻履行为人父母的职责:孩子,如果你能自得其乐,那么,妈妈我会远远地祝福你。可是假如你在自得其苦,我决定不能袖手旁观,因为,生下你就是要来疼的。
2003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