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婚姻不幸的女友问我:“女人有了自己的饭碗后,要男人究竟有什么用?”见我沉默,她也不为难我,自问自答:“如果我说,男人是用来配种的,他们会不会来打我的嘴巴?”
我把这位女友的话重复给编辑部的同事们听,须眉们面面相觑,一时竟无言以对。良久,一儒雅须生悻悻自嘲道:“有什么办法,世妇会结束后,‘三自’女性愈发多了。”他说的“三自”并不是“自尊、自强和自立”,而是“自负、自恋和自命不凡”。于是大家一哄而笑,笑而了之。
自古以来,男人和女人这一对生死冤家的两大阵营的战争,从未停止过。只不过从前的夫权社会里,女人是以默默挣扎来反抗的。
女人得以明目张胆地回击并摆脱她们的“敌人”,说到底,是手中端上了自己挣来的饭碗。
“作为女人我从未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过。”一位用两万元人民币便从婚姻的沼泽中爬了出来的女人如释重负道。她只是一名护士,是她的父母和姐妹凑钱给她的。她说:“两万元对我不是一个小数额,但我有固定的收入,所以我有信心以后会生活得更好。”他丈夫的本意只是想以钱来挟持她,没曾想弄巧成拙。
是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有这种成就感呢?
事实上,很多九死一生从婚姻的战争中撤退下来的女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无论输赢,那种残酷的撕咬过程,不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发抖。
有许多缘尽但是尚有感情的夫妻,就是这般在漫漫离婚道路上耗尽了彼此心中最后一点温情。假如,在缘尽之际,理智地选择分手,也许再见仍是朋友。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地全盘否定一个生命中曾经陪伴过你的人,就算缘尽,亦应彼此珍惜。珍惜是善待自己:夜不能寐时,想起这一生种种的不如意,起码不会有太多惨烈的失败感!
常有老者告诫晚辈:不要视婚姻为游戏。这话摆在什么朝代当然都是至理。但是,一旦当婚姻发生了问题,且又无法根本解决,不妨把婚姻视为一场游戏。愿赌服输!看轻点,没什么不好。游戏的简单在于,不好玩,不玩了或玩不拢就各自走开,谁也不会勉强。来日方长,整“妆”待发,何必用一时糊涂来惩罚自己的一生呢?把婚姻中的另一半的关系,不妨也“降低”到朋友的档次上,其好处是理智地提醒自己。试想:谁会把一生一世的幸福寄托在朋友身上呢?
当今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有时似乎使一些女性陷入歧途。有的女性认为,妇女的最终解放,就是要和男人换一个位置,如此才算得上成功。有偏激者甚至更想入非非,她们责问男人:你们为什么不能生孩子?
作为一个人,我习惯从自身寻找答案。无数事实证明,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就算自身没有问题,至少心中也比较坦然:错并在我!
作为一个女人,我更习惯设身处地思考问题。我在热线中,常这样劝那些受了委屈的女人们:男人其实和你一样,首先也是一个人,说不定某些方面还不如你坚强。如果你想保持两人的关系,千万不要用女人的思维来要求你的那一半。因为男人面临的压力和考验与女人有着质的区别。相对而言,也是做女人较轻松。有的女人,表面上嘴硬,不肯承认,她能把身为女人的艰难与不幸,跟你说上个三天三夜,但你若叫她来世改做男人,她定会不干。“想来想去还是做女人好。起码,人前人后不必打肿脸充胖子!”聪明女人如是说。当然,也有那勇敢者偏不信邪的,这也不奇怪,没准她还真有能耐做一个好男人。如果这样,最终也是女人的幸事。写到这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实际生活中,变性人大多都是堂堂之男性呢?这是不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问题:做女人真的挺好?
需要清醒的是,男人和女人,什么时候都不可能有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和公平。除了生理上的差异,男人和女人之间,永远隔着一道无形的山梁。这道山梁,使最亲密无间的男女也无法最终在精神上合而为一,以至无法最终平等和公平。但无论什么时候,男人和女人都应互相懂得,只有懂得才可以彼此慈悲,只有彼此慈悲,才能和平共处,如果这个世界上还需要男人和女人共处的话!
此乃旧文。发表于1996年3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