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期待的魔力有多大”
——记育才三中冯绍兴老师
名师成长轨迹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硕士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
湖北省优秀教师
全国优秀教师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优秀教练员
2007年获第十二届全国“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员奖
论文《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方略》获中央教科所2007年教学科研论文一等奖
许多年前,一位乡村教师得意地向别人炫耀说:“我的这4个学生啊,一定能考出去!”后来,4个学生果真都考上了大学。冯绍兴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只是,当年的他,根本不觉得自己有多优秀。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考上大学,完全源于老师期待的力量。而从此,期待——这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魔力就成为他坚守的信仰。他说:正是这个信仰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即便面对再糟糕的学生,都不妨相信他,相信他内心是想做个好学生。
学生没有好坏
有着20多年教龄的冯绍兴老师,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他的理由是:自己没什么本事,但教师这个职业,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好,所带学生就不会很差。
冯老师平时为人很谦虚。这从他回答问题就可以看出来。但是,低调的他,又“高调”地认为:做老师很重要。因为,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身上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所以,他从不敢怠慢自己的职业。生怕因为自己的过失,影响了孩子的前程。
冯老师感慨地回忆起自己曾教过的一个学生:成绩差、习惯不好,甚至还有拿别人东西的坏毛病。可是多年以后再看到他,他不仅考上了大学,还分配到了设计院工作。此事深深地触动了冯老师的心灵。他认识到,学生没有好坏,只有暂时的差异。而且,每一个学生的潜质都是不可估量的。为人师者不能仅凭学生一时的表现来判断他,更不能因他一时的错误而放弃他。
那么,用什么来保证“不放弃”的原则性呢?“肯定并期待他!”冯老师简洁而坚定地回答。
冯老师说,自己这么多年来屡试不爽的法宝就是“期待”。他说:“你不知道期待的魔力有多大!期待能让平庸者出类拔萃。你的期待有多大,奇迹就会有多大。”
善意地期待孩子
但是,冯老师也有无奈的时候。
谁都明白,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仅靠学校单方面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父母的配合相当重要。然而有些父母的认识非常片面,他们认为,孩子受教育就是为了考试。而孩子学习不好,就是孩子自己的问题。
冯老师说:“当孩子出现问题,如果家长能多从自身寻找原因,事情就会容易解决。相反,孩子一出现问题,就找客观原因,孩子就无法进步。”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总会有一个问题家长(家庭)。冯老师以为这话说得极是。
在冯老师看来,望子成龙是父母的正常心理。只是有些父母过于心切了点,无视孩子心智成熟与否以及兴趣所在,一味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希望。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孩子们一味看重成绩,于是弄虚作假:擅自改分数、模仿家长签名,要不就是产生厌学情绪等等。冯老师建议家长,当孩子出现问题,与其指责孩子,不如反省自己、帮助孩子。比如,孩子成绩不尽人意时,要在心里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孩子认知能力不够,还是习惯不好?是基础太弱,还是最近情绪不稳定?是家庭矛盾所致,还是在学校闹情绪了?只要找到问题症结,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现象也让冯老师忧心忡忡:现在有些父母存在着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们特别渴望看到孩子进步,另一方面,却又随意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理智的父母应该善意地对孩子提出自己的期待,所谓善意,其含义就是,你的期待必须符合孩子的实际,让他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另外,期待的同时,还要随时给予真诚的鼓励,而不是为了鼓励而敷衍孩子。
数学那么美
冯老师是个很棒的数学老师,他信奉诸葛亮的兵法“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之策略,认为教书育人也同理。
冯老师的数学课总是上得既轻松又幽默,就连最怕数学的学生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之美。至于数学到底有多美,上过他的课的学生都知道。而他自己是这样来阐述数学之美的——
做数学题要怀抱着希望,带着你美好的愿望去解每一道题;
一定要心里喜欢数学,才能学好它。怕数学的人是没办法学好的;
兴趣很重要。当你对数学有了好感,数学就不会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保持一颗平常心——太强烈或太淡然的态度,都难以学好数学;
要树立信心,每节课都要有所收获,有收获才有动力,才能往前走……
有同学认为自己是女生,根本不是学数学的料。冯老师则认为:学数学没有性别之优势,只有性格之差异,而最终是信心之差异。冯老师现在带的班,数学成绩最好的恰恰就是女生。事实证明了冯老师的观点。
对于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冯老师的建议是:首先,要找到问题之根本;其次,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要制定适合自己的赶超计划来弥补。你的问题是什么,你的训练计划就应该是什么,千万不能人云亦云,照搬别人;还有:千万别指望短时间解决所有问题;最后,制定的目标要切合实际,最好能每天看到自己在进步。
对那些特别不愿意找老师问问题的学生,冯老师语重心长道:“即使与老师有矛盾,都不能以回避老师做代价。”
记者手记
采访冯老师是一件愉快的事,因为他真的很乐观,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让人心里很安详。
学生们也有同感,说,冯老师平易近人,经常卷起裤腿和他们一起洗教室地板。
而同事眼里的冯老师,为人低调,特别有责任心。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课程,即使读初三的儿子骨折住院了,也没落下一节课。11月,父亲突然发病去世,冯老师仍忍着巨大的悲痛,上完两节课,才匆匆赶回老家奔丧。而他此前的计划是,春节再接老人来深圳……
“你们怕冯老师吗?”“不怕。”学生异口同声。“我们只是怕他失望”。为了让冯老师高兴,他的学生个个都希望自己努力一些,再努力一些。学生说:“修了许多年,终于修来这么好的老师!”这话,冯老师没有听到,否则,他的脸要红到脖子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