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女孩故事之
瞬间长大
故事:
1、
小汐的学校坐落在一个幽静的居民区旁。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很多的时候,紫荆花瓣会铺满路面。可是,现在,小湖急于看到的却是另一种花。前天有同学在电话里告诉她,有的地方木棉花都开了,不知学校大门口的木棉开了没有?小汐听了很兴奋。同学是本地人,去年,她告诉小汐,说木棉的花絮可以装枕头,小汐觉得很好玩,就想给自己装一个。可是,由于行动得太晚了,没捡到多少,只能期待来年。现在,听说木棉花开了,心里自然高兴了。不过,随着与学校距离的缩短,小汐感到有些失望,因为学校门口那株硕壮的木棉,依然光秃秃空荡荡的,像有些时候她的心情。
小汐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快乐的女孩,她说,快乐的人的心应该是轻松的、无拘无束的,而她总是想得太多,有太多的顾虑。小汐的顾虑其实很简单:妈妈是老师。对别人,老师不过是一份普通的职业,并不具有特殊性。但,对小汐就不同了。那意味着必须加倍自律,加倍努力,加倍优秀!
不快乐的小汐,在班上的人缘挺好,这可能与她的性格有关,小汐遇事特别能忍耐。好人缘的她却极少邀请同学去她家。曾经有同学主动向她提出过这个愿望,小汐先是满口答应,可是一秒钟后就反悔了。“算了,下回吧。今天我妈在家。”同学也不生气,因为她耳闻过小汐妈妈的严厉。
小汐的妈妈是另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你妈超严厉啊!”一个男生对小汐说。男生的表哥是小汐妈妈的学生。小汐听了总是非常宽容地笑笑,甚至,有时候还会很真诚地说上一两句“对不起”。“如果我不是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家里,我也无法忍受的。”小汐这么对同学说。
小汐妈妈的严厉是出了名的,亲戚、朋友和同事无不了解她。小汐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妈妈认真、高要求以及追求完美的品质无可挑剔,但是,作为妈妈,这品质难免让人敬而远之。“在我心里,妈妈从来就是一个严厉得不讲情面的老师,甚至有时比老师还厉害。”这是小汐在作文里流露出的心声。
2、
人真正长大只是瞬间的事。早在两年前小汐就这么认为。小汐的这个瞬间因为来得突然,以至让她有些始料未及,所以也刻骨铭心!
那是小汐读初三下学期的事:一天,妈妈给小汐拿来一本数学辅导书,让她有空翻翻。小汐说,老师说了,从现在开始,不必涉猎新资料,把现有的吃透就行了。妈妈火了:“我让你翻你就翻!我是你妈,总不会害你的。”小汐突然也火了:“老师也不会害我们的。”面对小汐罕见的顶撞,妈妈想也没想,伸出手“啪”地就打了她一个嘴巴。之后,小汐和妈妈都愣住了,可是,打人的和被打的谁都没有吭声。妈妈是怎么离开的,小汐一点也不知道。到了晚饭时间,小汐就不见了。“我一直都在厨房里,她怎么出去的,我一点也不知道。”妈妈急得跺着脚说。“厨房就连着客厅,你怎么能一点也不知道?”爸爸一边给亲戚家打电话,一边责怪妈妈。
其实,小汐并没有离家出走,当爸爸妈妈疯了似的满世界找她时,她正抱着腿静静地坐在阳台一角的地板上发呆。“那个时候的我,脑子里实际上是空白的,家里发生了什么根本不知道。”小汐追忆道。
后来,爸爸的一个警察朋友闻讯来到家里,那时,时间已是午夜。警察在小汐的卧室里仅停顿了一秒钟,就来到了阳台上……
“我都在这个家忍了15年了,还有什么忍不了的呢?那天的事,绝对是个意外。”直到今天,谈起‘出走’的事,小汐仍耿耿与怀。在小汐心里,她怎么也不明白、甚至也不敢相信,她真的曾经“出走”过吗?也许,人一生中,总是会做一些自己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事吧。小汐如此安慰自己。
后来,听爸爸说,妈妈也主动去看了心理医生。再后来,妈妈的表现开始让小汐有些难以适应。妈妈突然变得温和起来,尽管她的表情还不太自然,但能看得出,她确实在努力地改变自己。
人活着,就是要不断改变自己,适应他人,或是环境。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孩子。小汐想。
采访后记:
长大不容易,但,人总是要学着长大。明白了这个道理,难过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过去。
杜梅/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