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快乐是父母给的

(2007-01-05 09:40:08)
分类: 教育热点

    在所有的社会问题中,父母婚姻的解体可能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也的确,在这场“战争”中,孩子是最无辜的受害者。孩子不仅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也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他能做的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那曾经温暖美好的家一点一点的塌下来,最后在“哄”的一声中毁灭。这样的打击是疯狂、甚至是致命的,因为,目睹了这场灾难的孩子很可能会一生都无法从噩梦中挣脱出来。因此分手后的父母,如何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孩子一起迈向新的生活,就成了单身父亲(母亲)需要认真思考的最急迫的问题。

记者在蛇口采访中遇到这样一个单亲家庭,妈妈是一位普通的行政人员,儿子是一个15岁的中学生。母子俩经常很亲地手拉着手进进出出,家里不时传出非常有感染力的朗朗笑声。最难得的是,孩子特别开朗健康,而且德智体全面发展,引得许多正常家庭的父母都羡慕不已。

下面是这位妈妈讲述的故事——

 

孩子的快乐是父母给的

——对一个单亲妈妈的采访

 

不要太明显地改变原有生活

 

很多夫妻离婚后,留在原住所的一方,都会大动干戈地把家里重现装饰一番,目的是想忘掉过去,重新开始。当然,这并没有错。但假如,你有孩子,或孩子尚小,那么你在决定这样做之前,最好还是冷静地想一下:孩子愿不愿改变?以我的经验看,还是保留的好,既便是你非得改变不可,也应该缓一缓,或者一点一点地改变。起初,我也是想通过改变家里摆设而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可是,那天,我刚要把一对旧沙发仍掉,儿子小声说,妈妈这个沙发还挺新的,能不能再用一段时间?我想也没想,说,扔掉吧,妈妈已经看重了一对新沙发。孩子便沉默地走开了。我是在后来和孩子谈心中,得知孩子的心思的。孩子说,那上面有爸爸的味道。但是,已经迟了。所以,我也特别后悔。希望别的家长不要步我的后尘。对于离婚,离婚的双方都考虑了许久,对离婚后的生活,也可以说是早就心里有数了。孩子却不同,他没有心理准备,他甚至恐怕还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让家保持原来模样,让爸爸妈妈遗留在家里的气息,尽可能长久地伴随着孩子,也许是我们做父母的能给予以孩子唯一的体谅了——我们无法避免婚姻对孩子的伤害,但我们有责任使这种伤害降至最低程度。这是就环境而言。

 

生活习惯最好也能保持一定的连贯性,比如离婚前双休日经常带孩子去酒楼喝早茶、上公园、看电影什么的,也尽量保持。有的女性离婚后,考虑到家里只有两个吃饭,因此做起饭来,便一味的图省事。孰不知孩子最敏感了,他会很快从这些小事上,深深体会到许多大人不以为然的东西,并为这些东西而伤感。

 

有一个单身爸爸和女儿一起看电视,每次只要一看到越剧,就会恶狠狠地按遥控器换频道。因为前妻特别喜欢越剧。人家是爱屋及乌,他是恨屋及乌。虽然他对前妻没有表达出一个字的不满,但给孩子的印象却比仇恨还深。

 

不要以为孩子只会依靠你

 

孩子最会看大人的脸了,你高兴,他就没完没了地亲近你,你若闷着脸,他一定会知趣地离你十万八千里。有一首歌唱得真好: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孩子的快乐其实是父母给的,而父母的幸福则是孩子给的。

 

离婚对女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大的打击。它摧毁的不仅是她曾经拥有的城堡,更是她的自信与骄傲。苦闷是难免的,想发泄也是正常的,然而,无论如何请不要为难孩子。更不要用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了事为借口,打骂和抱怨孩子。如果你是真的爱孩子,一定不要对孩子说,我为了你如何如何,这样只能使孩子的心离你越来越远。我是这样处理自己的郁闷情绪的,向孩子摊牌,告诉他自己现在不好受。孩子可能会劝你,他给你出的主意可能也很幼稚,但效果却不错。比如有一次,我因为工作上的变动,联想到自己婚姻的失败,产生了悲观情绪,甚至还非常不明智地对孩子说出了这样消极的话——活着好累啊。谁知孩子不以为然地说:妈妈,你很傻,爸爸就不这样,爸爸说他要把过去损失了的快乐夺回来,所以爸爸每个星期都去爬大南山。妈妈,你也可以出去玩嘛,你有那么多朋友!

 

我一直以为,对孩子负责,爱孩子,就是整天围着孩子转。其实错了,这样做,只能使你这个人变得更加短视而不完整的家庭更需要开拓视野。父母开阔了心胸,就会用理智想问题,而不是用情感去思考问题。孩子有一次对我说,妈妈,如果不是我,你会生活得轻松一些,重新开始生活的机会也更大一些。我真诚地对他说,恰恰相反。我不敢想象没有你的日子。有你,我才活得如此认真,因为抚养孩子是母亲应尽的责任。孩子听了笑了起来,也解除了思想负担,过去他总是以为自己是我的包袱。

 

不要让孩子来完成你未竟的理想

 

有的单亲妈妈会对他的孩子说,妈妈这辈子是完了,这个家靠你了,你可要好好学习呀。于是,对孩子方方面面都抓得特别紧。时间长了,孩子对妈妈产生了抵触情绪,反而跟原来不怎么亲的爸爸亲近了起来。因为爸爸一周见一次,每次不是给他买这个就是领着他吃那个,想尽法子哄他高兴,孩子怎么能不喜欢他呢?如果你不想在辛苦付出后,反倒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小冤家,明智的做法是,让孩子轻松地生活和学习。我从离婚后的第一天起,就保持了一个习惯,无论多忙,每天都要问问孩子“今天有没有事想跟妈妈聊聊”,或者“今天班上有没有发生有趣的事”。孩子的话匣子是很容易打开的,只要你让他说,他就会有说不完的话。交流不但增进了母子间的感情,也使家教变得轻松起来。所以,每天问孩子“今天你快乐吗”,比每天问他“今天作业写了吗”更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

 

不要让自己和孩子脱离社会

 

单亲家庭要更加融入到社会中去——注意保持和亲朋好友的联系,不要脱离社会。单亲家庭因为人口少,家中气氛很难活跃,长此下去,很容易造成孩子性格上的扭曲。我的办法是,经常和父母、兄弟姐妹保持联络,让孩子感受到大家庭的关爱。节假日,有时间就带孩子回老家走走,寒暑假也会请兄弟姐妹的孩子来家里做客。平时单位里搞活动或者朋友聚会,条件允许,就会带上孩子。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到社会、认识形形色色的人,还能使孩子对自己、对家庭有一个正确的判断,避免了他片面看待问题。今年“五一”,我们还通过网络,与另一个家庭结伴去了武夷山旅游。所以说,只要你自己不拒绝,这个社会就没法拒绝你。

 

不要强化单亲家庭孩子的问题

 

我的孩子以前上课不爱发言。老师说,这可能和你们家庭有关吧,孩子缺少安全感,胆小。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孩子胆小是事实,但原因却并不是缺少安全感。的确,单亲家庭有不少问题:孩子疏于管教,父母不堪生活重负,孩子性格与他人不合拍,父母比孩子更容易自卑等。单亲家长也要冷静地想一想,其实那些问题并不仅仅只有你和你的孩子才有。我觉得现在人们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教育认识陷入了一个误区,形成一个固定的格式,即:单亲家庭的孩子=问题孩子,这是很不公平的。单亲家长自己要格外清醒、振作,千万不要被这种现象打击了信心。孩子是你的,你应该更了解他。处理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问题,也许这样,你才能更准确地看到孩子的实质问题,而不是浮光掠影的表面。只有这样,你才能放松你自己的心情管教孩子。试想一下,你是面对一个正常的孩子有信心呢,还是面对一个特殊孩子更有信心?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回避家庭的特殊性。在我看来,只有客观、心平气和地看待孩子,和孩子的问题,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单亲家庭孩子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