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品古风 砸美味(组图)

(2009-12-24 07:43:51)
标签:

馋游杂记

杨猫

沙县小吃

美食

分类: 谗游杂记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日头出山红扑扑

小妹在门口等阿哥

看到阿哥不敢叫

假借叫鸡骂老鹰

这是游走于沙县边缘的山林古村时,沙县文化名人徐老师用方言给我们唱的一首小情歌,说实话,我一个字也没听懂,歌词是我事后跟徐老师要来的,不过,字听不懂并无碍,其煽情、调侃之境显然已不着于言表。

同样的,在沙县,在一个个山村里,我似一不小心跌落进了一副年画,于是,不得不在老旧的香艳、在单纯的丰实中流连忘返。

 

【下组图】

我在南霞乡茶坪村松柏岩的一条铺满落叶的小路深处看到了这座美丽的小屋----灰褐色的瓦、原木色的墙、蓝绿色的门窗正被暖暖的夕阳掩映着,如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纱----小屋中走出个老婆婆,递给了我两个熟透了的柿子,直到今天,直到写上上面的文字时,我还在恍忽,是否步了趟仙境。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下组图】

粿是当地相当受欢迎的一种小吃,在沙县短短的几天,我几乎能在每家每户的敏顿餐上见到这种外形似大饺子的东西。

粿的皮是用粳米(大米)做成的,当地人会将米放入沸水中煮至米心将透时捞出,倒入木桶中,再蒸熟。煮米的汤也不会浪费,他们会用它来做各种各样的汤,其中,以清香软糯荠菜汤最为诱人。

蒸熟的米会被放入石臼中,捣成极粘极粘的泥面。捣米的工作通常会有两个人来完成,一个用大木槌击打,每击打一次后,另一个人就要用沾着水的双手将臼中的半成品揉压翻面。协合得好,这两人一起一落如行云似流水,不带一丝一毫的拖沓。那天,我力邀同行的一位美女与我共同来完成这一工作,她在我先一步抢到木槌后,并见我槌起槌落时那副子颤颤危危样儿后,立马避我三尺!

捣好了面,下面的事相对来讲就容易多了,先将面搓成长条,下剂,然后用手压成圆形的面皮,再跟做饺子一样,往皮中放入馅,最后不做任何花样地将两侧的面皮拎起直接捏合,一个晶莹剔透的白粿便大功告成了。不用再做任何加工,便可以吃,因为皮是熟的,馅也是事先将肉末、笋丁、香菇丁混合炒熟的。而且,刚做好的白粿外皮软韧内馅香醇----那天,我做着吃着,还没及正餐将自己撑得个半死!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下组图】

水美古堡位于沙县城西7.5公里处的水美村,是沙县现存最大的土堡建筑群,费时13年建成于清道光年间。

我是在雨中走进水美的,那一刻远山如黛,云雾缭绕,映衬着古堡灰的瓦、黄的墙恰如一副唯美且灵动着的中国画,叫人只能轻摇着头却说不出话来!

无语,怕惊挠了沉静,唯由思绪纷飞:想井边布满的青苔、想门柱上鲜红的对联、想屋檐下珍珠般散落的雨滴、想围墙上遍布的枪洞、想一层又一层叠掩着的屋顶、想木门边堆放的柴火、甚至是廊道上晾晒着的腊鸭都曾经演绎过怎样的故事----是幸福、是凄凉、是雄壮、是委婉----是怎样的沉淀才可以成就今天的水美古楼,古朴却不失风华、沧桑却饱含生机。

无语,更因为语拙,怕一语下去,轻了平淡,重了庸俗。于是,只得借助于相机,可是,当这些图片记录呈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终于明白,我,无能,并不能捕捉到水美古堡那种独特的美,因为,那种美,美得不附着于表、美得不露痕迹!不过,我知道,我并不遗憾,因为水美古堡之美已沁入我心,拔也拔不出来……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下组图】

 

我是冲着“大腔戏”来到这个被群山环绕着的村庄的,盖竹,这个有“森林人家”之称的芝麻大的小地方,唯一被人注视之处,似乎只有这个“大腔戏”。

不得不说,“大腔戏”是有被人注视的资本的,这种民间戏种,只靠着简陋的乐器,只靠着原生态的唱腔与作派,能传承六七百年,还能以它最鲜活的姿态存在着,已是一种奇迹!

可是,127号下午,短短1小时45分钟的驻足,多达209次快门的摁揿,不得不让我意识到,盖竹,值得世人瞩目的绝不仅仅是“大腔戏”!

是的,不及丽江、不及乌镇也不及平遥……盖竹,无法与任何一处相及,它只以它最纯朴的面貌出现在我面前,不带任何修饰,可是,孩子们脸上荡漾着的天真烂漫毫无造作的笑容、百岁老人们举手投足间那一份无法效仿的淡定、村民在描述他的家园时那一种发自肺腑的激情……都似一双无形的手,一次又次撩拨起我心最深最深处那一抹无法言喻的感动。

是的,混迹于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当天真、当淡定、当激情都触手不可及时,这一抹感动来得悠然,却余震无穷。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深度觅食记---走进老年画里 <wbr>品古风 <wbr>砸美味(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