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谗游杂记 |
婺源地处古徽州地界,其建筑风格也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
徽州的乡土民居风格鲜明,大到选址布局,小至一砖一瓦,无处不体现着独特且深厚的徽派文化和习俗。
古民居群多依山面水而立,讲究“负阴抱阳”的“风水”设计。
从远外看去,高低错落的马头墙高过屋顶,即遮风挡火又在视觉上形成了一道跌宕起伏的风景线;清一色的白墙、灰砖和黑瓦,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中国水墨画。
徽州地区多山,适合建房的用地十分少,为了节约用地,徽派民居之间的过道多数十分狭窄,但是穿行其间,不但不觉得道路窄小,反而会觉得高墙、窄巷与大青石板铺设的小路组合在一起是一种绝美的搭配。
徽州民居采用封闭式天井院的格局,多为两层,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则为室。厅的前方是天井,采光通风,从风水上亦含有“四水归堂”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寓意。
徽商曾经富甲一方,而落叶归根的传统,使得乡村成为当时财富聚集地,这种财富不仅体现在徽商们对村落的精心选址和布局上,也体现在每一幢建筑中,特别是建筑中的砖、木、石三雕,极尽精美繁复,不仅能体现主人的财力,也可透露主人的学识修养及情趣爱好。
走进理坑的时候正赶上了一场大雨,村民热心地招呼:“快走吧,这场雨会很大,快到村里躲躲吧!”
“坑”者,溪水也,村口碧水汪汪,远处群山如黛,与黑白相间的古民居一起,如画一般映入眼帘。
黑白相间、檐角飞翘的马头墙,沟画出建筑物与天空之间美仑美央的色彩与线条。
如所有的徽式民居一般,思溪的建筑也是高墙小窗,给我们当导游的村中老者说,这样的设计,是在外经商的徽州人为了保护财产,并禁锢留守的妇人而做的。
高墙掩映,小巷通幽,窄窄的天际线显得如此地婀娜多姿。
古镇中一切都是那么地平静,真似世外桃源一般。我们的到来,带来了一股喧闹,原先悠闲踱步的母鸡吓得躲进了路边的木丛里。
在规模比较大的徽派古镇中,这样的“券门”是划分区域的重要建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