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到白沙,最开始是因为看介绍说那边的壁画很著名。
可到了白沙,就把壁画给忘了,因为觉得是到了心目中“最丽江”的地方。

这个距离丽江才8公里的小镇,完全没有那些繁荣的商业街道。同样被叫做四方街的小镇的中心,也只是白沙镇标牌底下的一条不长的主要街道的开始部分。
因为不是流行的时髦景点,游客肯定不多。一眼望去,国内游客数几乎为零,有些萧条感。倒是三三两两或骑行,拖儿带女的老外颇夺人眼球。

四方街角,穿戴着传统服饰的纳西族的老奶奶摆了个简单的小摊,卖着瓜子核桃之类的小食。
我们买点吧,支持一下~~
一问,瓜子1块钱一把,自己随便抓。
抓完了,孙MM很想和她合影,传统纳西老人呀。
就开始跟老人商量,不想快速得到回复:“合影3块!”
孙MM忙着表达:“我们买了瓜子了呀...”
老人思维极其清晰,答道:“瓜子你吃了呀。”
........

遇上神奇老奶奶了!一定得搅合一下。于是开始跟老人讨价还价,终于在2块钱成交并合影一张,期间还知道奶奶已经八十高寿了。
离座回头,孙MM震惊地宣布:“奶奶哈有钱,拿出一摞百元大钞在数呢~~”
奶奶大户哦!
在无比敬仰的同时,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到那岁数,能把钱数清楚就不错了,肯定不会有奶奶那么清晰的思路。
转身发现老奶奶的摊位旁边,有两位看上去像是祖孙级别的正讨论着什么。远视的我一眼望去,年轻人手上翻看的是竖版文字的不知道什么本本。
一时好奇,就凑过去搭讪...
原来年轻人是县文化系统的,来找老人家核对修订家谱呢。

那一行行毛笔字,漂亮啊!忍不住问:“谁写的?”
本来也就是顺嘴一说,人家答了想来我们也不认识,就想知道是需要追溯到前多少辈。可未曾想旁边的老人立马大声说:“我!”
这白沙还真够藏龙卧虎的,高手在民间再次印证!

这边还没感叹完呢,一回头,我们的司机和师傅已经买了一碗鸡豆凉粉欢乐地吃上了。

和师傅边吃还边跟我们介绍这位摆摊的老人,说几十年了,一直在这边,都没变过,麦的可是丽江最传统的正宗鸡豆凉粉。

老人被说着,也顺口附和着,不过手里却没有停,一碗碗鸡豆凉粉的成品快速装盘。可能是游人来多了,老人也与时俱进了,在每个碗上套上了一次性的食品袋,既让人感觉干净,还免除了洗碗。虽然对于这些塑料袋的材质和安全性是否可靠心存疑虑,可毕竟老人家努力了啊~~
不过观察了一下,为啥和师傅就没塑料袋套呢?当地人不用?

一看老人家就是个爱干净的仔细人,长年累月的烟熏火燎,为避免弄脏披星戴月的服饰,还特地在外面又用布罩上保护了。那些细细的缝线,针脚密实,看着就结实耐用。

而她身后的饭堂里面,也是各国各地人士云集。
连狗狗似乎也都适应了,不停地拉着这些外来人要吃的,一点也不怯场。给了一次不够,还伸爪不停的要,看得我们逗死。

我们挺幸运,碰上的司机和师傅以前还是当地最早的导游,虽然在那边碰到的师傅都姓和,可这位以其常发表的那些具有独特思维的观点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说:你们叫的丽江我们叫大研,我们的丽江是包括白沙、束河、大研的这块地方。
是他告诉我们:白沙是纳西人最早的都城,再后来是束河,最后是大研。这里是离玉龙雪山最近的镇子,也是丽江土司木氏的发祥地。


看惯了大研的喧闹和束河那些翻新建筑,真的很庆幸在丽江还有这么一片古朴的地界。虽然比起大研和束河,这边太不时髦了,也一定是留不住年轻人。可在这边有原汁原味的纳西人的生活,而不是已经被外来人口改造了的丽江。

在这里即便是外来人开的咖啡吧,也不似闹市那般的功利。
这家Just
Here,算是这边生意最火的了,还被LP介绍了一把。
碰上年轻的掌柜,竟然想让我们点同一份饮料,这样他就可以一起做了,不麻烦了。当然我们肯定笑而拒绝,好不容易有个挑战别人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
接着,一聊,此人居然是从中关村逃避喧闹,放弃工作,到此落户的东北青年。

就这么着坐在小溪潺潺的路边,晒着太阳,喝着折磨老板做出来的各种不同的咖啡,街上来来往往的纳西人,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柔软时光啊。
不知道大研刚被人发现的时候是不是这般的光景?如果是,那份美好肯定是远胜于白沙的,毕竟大研的规模要大了很多倍了。可现在....
从大研到束河的香格里拉大道,已经被一家家的建成和在建的超五星级酒店占满了,Pullman铂尔曼、Amman安曼....
幸好到白沙的路是要穿过束河的,有前面这些挡着,估计还有些保留原汁原味的希望,至少还有好些个时候吧。
当北京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帝都,上海已是全国人民的魔都,大研都被全国人民占领的时候,希望白沙,这丽江最后的柔软时光能够留存到久些,再久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其他足迹

英伦之恋
“款姐”游南越 梦幻的以色列、约旦行
埃及拾遗

闲逛吴哥
土耳其游历记
滇北纪行
吃住江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