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镇,尤其是西栅,已经被包装整理的不是一般的干净整洁外加特别的美丽了。
夜景是一说,还有很多体现在方方面面的。

虽然因为维修,各种老式建筑看上去保持的十分完好,略微有点“崭新感”,但也应该说是做到了修旧如旧。以我们这种门外汉的水平,虽然明知肯定是有新货参杂在里面,可也实在是不怎么看的出来。

比如这堵墙的背后,是一个巴厘岛风情的艺术沙龙。那搪瓷灯配上斑驳的墙体,意境啊~~

如果说古老的邮局对我们这把年纪的来说可能觉得是上上辈子的物件,那么大戏院广场上,老房子的屋檐下,墙上刷出的权当荧幕的大方格,还有“露天电影院”几个毛笔字,真给人穿越时光回到童年的感觉哦...

细节,被震撼的绝对还是细节。就比如消防水龙是安装在这样的窗户里面的。

大街上的直饮水龙头是这般设置的。
而整个街道的洁净,更是让我们感叹不已。
更为突出的是厕所,其数量之多、装修之好、管理之干净,让来自帝都的友人,包括刚从英国回来的小正太都感叹不已。一致认为就我们去过的国内的N个城镇,绝对是排第一。

还有那些个商店,也都弄得极为整齐,还没有重复,每家都经营着不同的东西。即便是各类餐馆,貌似也各司其责的区分着高中低、本地菜系、中西混合风格...

穿街走巷,一个当地的土特产店,甚至烧饼店,都那么的规整。
在这边还有就是所有的服务什么的都是明码标价,没有讨价还价之说。虽然可能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少了点乐趣,可到底也是省心了。不过这特色,实在太和一般的景区不一样了。

包了艘乌篷船,船夫的一番解释,终于完全让我们搞明白了状况。
原来整个乌镇就是一个大公司,所有的房产都是归属这个公司。从客栈的房东,到划桨的船夫,都是拿工资的员工。当初开发西栅的时候,这个公司把所有的当地居民全部迁出,依照户籍和人口,另给宅基地盖房。所有的店铺招商,原则也是不能有重复。


回来以后又上网学习了一下,发现这个手笔不是一般的大:10亿投资,改造3平方公里的西栅。除了房屋修缮,还进行了包括“管线地埋、改厕工程、清淤工程、泛光工程”等。
体会了一下,这些还真不是吹的。虽然因为除了京杭大运河的影响,河水还是不够清澈外,没有了在天空飞来走去的各类线路,让小镇的白天也整洁了许多。甚至还保留了一块湿地,不大,可很用心。外加晚上的泛光照明,确实是各种风韵。
可一切太整齐了以后吧,总让人觉得少了什么...
确实这种木质建筑,不常加修缮,会很快破败。依照“惯例”也相信“整治”前的乌镇确实已经损毁到了相当的程度。相比较丽江的模式,好些个当地人房屋转租给外来人员,然后承租人全部拆掉,随意改建成自己心目中的伪纳西庭院式客栈,乌镇的保护还确实是维持了原汁原味了。大概这也是类似“乌镇会所”这类的SLH世界小型豪华酒店组织成员能出现在乌镇的缘由了。
不过话说到了古镇,如果光有游客,没有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还有那和古老房屋相映衬的老人,总觉得失却了魂灵。



从这方面来说,乌镇的东栅似乎还保留了一些些的感觉,至少还有小部分的居民生活于此。因而也相对西栅来说多了点沧桑感...
诚然在变身成公司以后,招聘老年员工几乎是没有可能的,更何况还有可能是目不识丁的阿婆阿公呢。
可咱不就指望在某个古镇的小巷里面,尝上一口阿婆的在使用了无数年的铁锅炸出来的臭豆腐吗?
这个是鱼翅和熊掌焉能兼得的梦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其他足迹

英伦之恋
“款姐”游南越 梦幻的以色列、约旦行
埃及拾遗
闲逛吴哥
土耳其游历记
滇北纪行
吃住江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