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三网立法是推进三网融合的前提

(2009-07-22 14:55:01)
标签:

三网

三网融合

中广

中广互联

特约专家

邱履曾

it

分类: 中广互联
三网融合立法为先

来源:中广互联独家   作者:邱履曾   发布时间:2009-07-22 09:03
 

  【编者按】关于“三网融合”的话题,讨论了十年之久却依然进展不大,邱履曾先生的投稿从立法的层面对此进行了分析,指出“三网融合”相关法律的缺失是主要原因,而且“要给三网融合立法,必须先给三网立法。”观点深刻、论述缜密,值得业界参考借鉴。同时,中广互联欢迎各方面专家就“三网融合”方面的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来稿请发邮件至 webmaster@sarft.net

 

  所谓“三网融合”,实际是一种广义的、社会的说法,国际上并无明确的定义。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子通信网、计算机数据网和广播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三网融合从概念上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观察和分析,至少可以涉及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乃至政策方面的融合等。从分层分割的观点来看,目前主要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最重要的是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TCP/IP协议,将使得各种基于IP的业务(如基于IP的话音、数据、电视等业务)都能通过计算机数据网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由此,电子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均将IP业务作为自身转型和寻求发展新动力的增值业务,在计算机数据网上实现了三网融合。

 

  1、给三网融合立法是推进信息化的重要前提

 

  三网融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技术、业务、法规等若干方面,这必定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融合过程,是一个三网各方的经济技术行为和市场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

 

  事实上,正所谓“存在决定意识”,由于三网的不同的管理理念、不同的经营诉求、不同的发展规划目标、不同的技术基础体系、对自身优势的不同评估和在未来市场中不同的自身定位,造成了对三网融合概念的不同理解。

 

  因此,“三网融合”无疑是近十余年来,在电子信息业内和社会上最热门、最具吸引力的词汇了。由于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太大,各种理解和注释的版本层出不穷,于是乎“三网融合”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而高谈阔论中又常充斥着浮躁、臆断、蛮横、声讨等语气和论调,于是乎“三网融合”又成了一根“棍”,扣帽打棍把罪问。面对如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纷乱局面,中广互联特约专家邱履曾认为,缺乏对三网融合的科学、严谨、公正、权威的法律定义和规范是主要原因,“无规矩则不成方圆”。因此,为尽快改变电子信息业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滞后的现状,结束三网融合“无法可依”的状态,在国家层面给三网融合立法是推进信息化的重要前提。

 

  2、要给三网融合立法,必须先给三网立法

 

  2.1 法律概念的定义是法律规则的结构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构成了整个法律规则的“骨骼”。

 

  按法理学的一般要求,法律规则的结构由以下三要素构成:

 

  (1)、适用条件(即假定;定义);
  (2)、行为模式:主要是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应为)、可以做什么(可为)和禁止做什么(非为);
  (3)、法律后果(惩罚与奖励)。

 

  按中广互联特约专家邱履曾理解,上述行为模式也可理解为:规范主、客体的权限和程序。即——权限:你有权做什么(可为);你无权做什么(非为)。程序:你应当怎样去做(应为);你不应当怎样去做(非为)。

 

  法律概念的定义是法律规则的结构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构成了整个法律规则的“骨骼”,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2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给三网融合立法,必须先给三网立法

 

  现在我们要给三网融合立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定义:“什么是三网”?“什么是三网融合”?

 

  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至今三网均尚未立法,什么是电子通信网?什么是广播电视网?什么是计算机数据网?均无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定义,因此,从逻辑上看,也必将导致无法定义:什么是三网融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三网是基础,融合是它们充分发育成长后的高级阶段,没有三网,何来融合。三网均是因应历史上业务发展的需求、技术实现的可能以及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历经市场的长期磨砺而生成的网络,“业务发展的需求”与“技术实现的可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历史上因技术、生产、经济等原因而长期形成的社会分工,就形成了不同的行业,三网从分工、分立发展到综合、融合的过程,也就是分工、边界逐渐模糊和退缩的过程。我们必须首先给三网立法,厘清三网的社会定位、定义、边界和异同,否则“融合”二字就无从谈起。

 

  从我国的立法实践来看,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并由全国人大颁布一个基本部门法,例如《邮政法》、《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等等。

 

  面对这样三个规模庞大、涉及千家万户的行业,却仅有层次较低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信条例》,而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体系,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出发,尽快完成三网的立法是众望所归。

 

  3、三网的立法应同时进行,以求公平
   
  3.1 三网的立法原则就是确保公平、公正,三网的立法就应同时进行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法院徽章都标有一把天平秤,象征着法院和法官的公平、正义。我国的法院徽章也是这样。法律本身追求的就是公平、公正,保障的是社会公平和正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也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人人须守法、违法必究;法律更是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是保护弱势群体的,仗强势而欺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 上一页 123456 下一页 >

 

相关话题 推荐阅读:


·“双向进入”首先应是不对称的 2009-06-05
·广电和电信将如何双向进入? 2009-06-01
·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 2009-07-22
·三大行业组织联手打造“三网融合”论坛 2009-06-08

 

中广互联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广互联:XXX(署名)”的文章,如需转载,请务必保留信息来源及作者署名,并保留本站的原文链接地址,否则中广互联保留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广互联)”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对于本站转载的内容,稿件来源方如有异议或相关要求,请即时联系中广互联编辑部010-63356730 sarft.net@g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