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身媒体 PK 生活圈媒体

(2006-11-30 18:26:45)
下午去参加了易观组织的互联网&新媒体系列沙龙:手机营销(手机广告)新理念

会上,易观的两位分析师先做了两个小时的讲演,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手机营销及手机广告方面的研究成果。

之后的一个多小时是一个圆桌论坛,代理移动梦网广告的飞拓无线,互联网广告业务最成功的服务商——好耶广告网络,国内WAP第一门户网站——空中网,传统门户网站开展WAP业务的代表——手机搜狐网,在WAP上作网站联盟的WAP世纪,以及由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投资的Focus在手机平台上的电易公司代表列席并发表了观点。

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总的来说还是颇有收获。

提高媒体的运营自然就会聊起广告的话题,手机被称为“第五媒体”自然也就不能不说手机的广告话题了,虽然手机营销的概念并不仅限于广告业务。

目前,国内开展的手机广告最主要的为两种形式,一是短信/彩信/WAP PUSH的群发,二是WAP网站上的文字/图片链接。其他还有彩铃广告、手机搜索等形式。

根据易观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手机广告80%以上都是群发的PUSH类广告,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没有技术含量的骚扰广告,除了上不了台面的什么高利贷、性服务、开假发票等服务以外应该不会有什么前途。但对于WAP网站上的广告份额的增长,还是给同志们增加了不少信心的。

我个人认为:从WAP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广告,到目前已经开始出具规模的彩信报上添加广告,再到手机音视频业务上插播广告,这些将会成为手机广告形式的主体。

今天在会上最大的收获是空中网公开出来的一个数据,他们在给雪铁龙凯旋做推广时,12天的时间,反馈了2000多个咨询电话,并且这其中有300多位进行了预定!

这是一份非常利好的数据,它证明了手机广告的效果!

当然,会上也有一些我不是很认同的观点,比如说:大家一谈手机广告就会提起“精准”这个概念,似乎每一个接受了广告的对象都要购买这个产品才好。我则完全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个人认为“广告”就应该是“广而告之”的,都那么精准就成了窄告了。

也许有些商品和服务(比如廉价的一些大众消费品)可能非常需要这样的精准功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需要这样。记得前段时间克莱斯勒300C上市时打出的一句广告语:“随车附赠嫉妒眼神”,对不购买的人群也要让他们知道这件商品的价值才会有“嫉妒的眼神”啊!

所以,“精准”并不是广告唯一的衡量价值。

“千人成本”可以被大家认可为广告价值的衡量标准,但是再细节到千人中有多少个人去购买了产品可能就不是每一件产品广告都需要追求的目标了。

商品和服务都需要赋予文化,这样才有价值,否则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低层次价格战中。我认为:价格战是最低等的行为,企业在价格战中得不到什么真正的好处,最多也就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对消费者也没有好处,企业挣不到钱就无力与新品的研发,另一方面在价格战的背后就是不断的减配置降质量……

WAP网站上文字链、搜索可以利用“关键字”为廉价的一些大众消费品开拓精准的广告,同时,手机图片及音视频广告也可以成为中高档产品的不错的形象宣传窗口。

我对手机广告的认识是:随身媒体广告。

这与江南春先生提出的生活圈广告似乎有些不同,虽然分众也在开展手机广告业务。我个人理解:江先生的生活圈广告指是包围在人们周围不断强奸人们的眼睛(甚至耳朵)的广告媒体。而随身媒体则是人们随身携带的并自愿(甚至主动)接受的广告媒体,没有一点强迫性,终端可以包括手机、以及具备信息接受功能的PDA、PMP等多媒体便携终端。

并且,随身媒体与生活圈媒体似乎是替代性的关系,借一个场景举例:当我在电梯间里带着耳机观看手机电视(或者收听手机电台)的时候,可能就完全不会去在意电梯里的分众广告正在播着什么。这个时候,个性化的随身媒体就替代了生活圈广告。

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新媒体的新广告,我个人认为:新媒体新的是思路不是通路。媒体本身并没有新旧之分,所谓的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差别在于新的运营思路,新媒体需要整合营销,需要合作。我觉得新 媒体指的是多种媒体的组合的媒体运营“新”思路,而不是特指哪一种媒体介质。它是把一个同样的内容包装成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多种不同媒体介质传递到用户, 并为用户提供多方位的体验的一种新型的媒体运作方式。

比如:一个电视栏目,在旧媒体时代,它在电视上播出,只面对电视观众。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这个电视栏目还可以办一份主题杂志或者开设一个杂志专栏,报道一 些台前幕后的花絮,写写以前栏目的回顾,聊聊之后节目的预告;同时可以再开设一个主题网站,与网友互动,在网上讨论栏目相关的话题,与观众互动,并且可以 提供节目的VOD方便观众在自己适合的时间收看;还可以在通过手机彩信或WAP网站发布简短的节目图文预告提示观众收看。如果是访谈类节目,它也还可以改 编成为一个广播电台的栏目;如果是流行音乐栏目,甚至还可以做一些图铃下载类的无线增值业务,创造除了广告以外的另一份收入。

近期IPTV Club/新媒体俱乐部打算搞一个新媒体·新广告的沙龙,欢迎来捧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