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国家广电总局发布《有线数字电视试点验收管理办法(暂行)》,对试点单位提出了严厉的催促:到6月30日,还没有启动有线电视数字转换的各地有线电视网将被取消试点资格,并且不再享受目前为试点单位提供的减免营业税和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百亿元贷款的优惠政策。(广电总局关于发布《有线数字电视试点验收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全文)
2月6日,新年长假上班的第一天,中国电信宣布开始在国内26个省份对现有宽带进行网络升级。据悉,中国电信此次选择部署阿尔卡特一项智能宽带接入平台。此平台号称业界首个可实现100%IPTV业务部署的解决方案,它将令中国电信的宽带速度提高至传统ADSL的三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中国电信在为IPTV布局,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中国电信升级26省ADSL网络专题)
这段时间也有好几位大侠在谈论IPTV和DTV之间的关系,如:桃兄的《换个角度看IPTV和数字电视之争》,GG的《你织布来我耕田--浅论杭州模式及IPTV发展》,边缘视角的《情人节看电信广电八字》等等……
IPTV和DTV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认为:目前中国的IPTV与DTV之争不应该是纯粹的广电与电信之争,作为IPTV和DTV的内容理应由各电视台来承担,电信公司完全没有这个基础。单靠从部分文化公司购买或合作取得部分影视节目的版权并非长久之计。
因此,目前所谓的IPTV和DTV之争仅仅是接入网络和商务模式之争。
由于中国的国情:有线电视节目太丰富,收费却太低,(北京地区可以收看50多个台,收费仅18元/月),从而导致IPTV和DTV都不容易切入这个市场。
在我看来:IPTV和DTV并非完全对立的两个业务,IPTV的卖点是互动,而DTV的卖点是高清,竞争的层面完全不一样。改造广电网络为双向还是开放IP网络的组播也都不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
我认为:在中国开展IPTV和DTV业务,电信和广电都不应该是始作俑者,挖到第一桶金的很可能是那些家电厂商。广电的数字电视搞了好几年了,青岛、佛山、杭州3个模式目前盈利模式仍旧不清。送机顶盒、整体平移的成本太高了!更郁闷的是全国的数字电视CA标准还没有确定……
市场上,电视机屏幕越做越大,但是屏幕越大的电视收看现有的有线电视节目越不清晰,其实这就是DTV的发展原动力。买了大屏幕电视所以要看图像质量更清晰的数字电视,定个统一的标准让所有的电视机厂商生产不就好了?!数字和模拟并行一段时间,逐步地等大家的电视机换得差不多了再切掉模拟信号也许会显得更加和谐!
再说IPTV,IPTV本来不是DTV的竞争对手,IPTV的优势在于互动点播,它抢的是DVD/VCD光碟的生意。但是,中国的盗版(DVD/VCD以及非法网络下载)太猖獗,所以使得IPTV的优势不大明显或者说就是体现不出来。按照理论上来说,IPTV点播影片的成本和方便度要远远高于DVD/VCD,大部分的同志们也愿意为购买DVD/VCD碟片和播放机付出银子。本来是一个很美好的市场现在却弄得举步维艰……
IPTV和DTV都是很好技术,很好的工具,发展它们都是很应该鼓励的,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
我个人觉得:要想发展IPTV,广电和电信应该先联手打击盗版,这才是IPTV入户的最大门槛。
IPTV和DTV是要走向融合的,现阶段的融合应该首先体现在终端上的融合,而不是在网络上的融合。
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委员侯自强教授也说过,“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中央关于三网融合的提法,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肯定是先发展三张网,然后再推进三网融合。这样看来,融合的核心是业务,体现在终端,而接入网不可能只是一种网。”
对用户来说,三网融合最理想的模式,就是终端支持多种接入手段,享受统一内容服务。
对用户来说,三网融合最理想的模式,就是终端支持多种接入手段,享受统一内容服务。
IPTV和DTV 其实是可以和谐发展的!
再提一句广电的弱势:这么多年来,有线电视的收费一直是定额的,交费方式也不够便捷,跟电信公司比确实差距很大,增值业务起来以后,计费方式和收费渠道将是一个很重要的挑战。
前一篇:平常心看3G
后一篇:电子杂志——IPTV的杀手应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