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房产/置业上涨 |
分类: 谈房论地 |
2007年度楼市十大流行词
流行词一:房价
从 10月1日起,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提高至40%,利率在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相对于土地政策、财税政策等其他调控措施,此次房贷新政增加了第二套房的购房成本,直接作用于购房者本身,政策效果更加直接明显。在当前住房租金收益率并不高,同时高利率、高首付的新政策下,投资性需求肯定将受到严重打击。投资性需求的缩减,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对房价上涨起到抑制作用。再加上政府在供应力度上的加强,或许可以在短期内抑制房价的疯涨。
流行词二:成交量
深圳楼市成交量倒退了10年!广州房市成交量下降2成!成都楼市成交量下降35.2%……这只是最近一个月以来,各大城市房屋成交量的一个缩影。在10月份,房屋成交量普通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深圳一手房、二手房成交量都出现了大幅下降,降幅达到了70%,倒退到了1999年前后房地产市场刚起步时的成交量;而成都楼市10月份成交量也比9月份下降了35.2%。
流行词三:泡沫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至少一半以上的购房者申请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房地产项目中61%的资金是来自于银行。一旦支持房地产开发的资金链条断裂,它对银行造成的风险,对国内金融系统以至整个经济体系打击非同小可。上个世纪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使得日本商业银行迟迟无法走出巨大的呆账危机,也使得日本经济的复苏遥遥无期。香港的情况也是如此,目前香港经济迟迟不能够复苏,是与香港房地产泡沫破灭分不开的。央行能够出台《通知》,应该是对国内房地产泡沫的一种警觉。否则,中国若踏上日本之路,要走出房地产泡沫的泥淖是不会容易的。在一定程度上,较低的银行贷款门槛为炒房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央行紧缩房贷对炒房者有较大的杀伤力,将有效的遏制蔓延的炒风,从而稳定房地产市场,这也凸显了政府挤压房地产泡沫的决心。
流行词四:崩盘
有专家预计,此次提高首付后,马上会面临市场需求的锐减。尤其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随着新政的执行,需求至少减两成以上,加上审核加紧、商业银行房贷总额限制,可能需求会剧减30%。而这些被直接影响的30%,又将引导其他的购房者临时改变原有的购房计划,加速需求的下降。新政将改变银行、地方政府的对房市走势的判断、态度及其作为,这将对整个房市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流行词五:投资
新政主要打击对象将是短线炒房的投资者,他们一般倾向于利用银行贷款的杠杆作用炒房。以总房价100万元,贷款15年,商业性房贷优惠15%为例。原贷款七成70万,利率按照基准利率下15%即6.6555%计算,每月还款6157.63元,利息总额=每月还款×12(月)×15(年)-70万元贷款总额=408373.4元;而新政后的贷款六成60万元,利率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0%即8.613%计算,每月还款5948.04元,利息总额为470647.2元。结果很明显,不仅首付一次性要多付出10万元,贷款利息总额也多支付了62273.8元。
流行词六:拐点
房贷新政如同一场雨,将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从"火热"中退下烧来,在以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的带动下,各大城市房价齐声喊"冷",成交量逐渐萎缩,甚至出现成交均价下滑,于是,有人大胆预期,"中国房价拐点凸现。
流行词七:二手房
不少二手房贷款都被银行拒绝了,银行的“惜贷”加重了不少购房者的犹豫,不少买卖就此搁浅。以往成交较为活跃的学区房板块均在长假期间出现了零成交。而出现问题的合同主要是政策出台前刚刚签订的协议,面对更高的首付,更高的利率,一些买方遇到了资金上的问题。
流行词八:购房心理
虽然从该政策本身来说,只是从需求层面上、交易成本上进行了控制,实际对于市场的影响似乎不大,但是综合来看,该政策结合加息、增税等政策,对于市场影响还是较大的。从目前来看,市场购房者心理已经开始出现了调整。
流行词九:地产中介
央行与银监会联合发布房贷新政已一月有余,诸多城市的商品房交易受此影响表现出萎缩迹象,而在楼市观望气氛浓重、商品房成交明显下降的上海,房贷新政对二手房市场造成的影响已迫使一些中介关门。房贷新政后,发生在深圳的“中天事件”引起了一场不小震动。这是深圳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生房地产中介老总级的人物神秘失踪。仅用3年时间从4家分店发展到在深圳、北京、成都、上海拥有150多家地产中介分店的传奇人物——中天置业总裁蒋飞,突然人间蒸发了,留下1.7亿元的财务亏空。
流行词十:第二套房
9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房贷政策,要求第二套房的首付不得低于四成,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不过对于第二套房的认定上,到底以个人为单位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等关键性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各家银行纷纷出台标准,以建行为代表的以户为标准,而以工行以及外资法人行为代表的则是以人为单位认定。在贷款结清算不算等也各有不同,各家银行正按照自己的标准操作。关于第二套房的定义,社会也存在很多争议,在出台房贷新政后不久有关部门就做了几点补充说明,并称以后不再作书面说明。但是补充说明没有起到平息舆论的效果,仍然存在定义不清的疑问。于是在12月11日,又不得不出了第二次补充说明,也就是房贷新政细则,把第二套房以家庭为单位。(锐智MOTO提醒您:博客首页更精彩)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