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价严重透支未来两三年的房价

(2007-10-17 10:30:05)
标签:

房产/置业

分类: 谈房论地
 

地价严重透支未来两三年的房价

 

自房地产宏观调控以来,土地、信贷阀门一再收紧,国内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一些中小企业局面困窘甚至退出市场,而一些大型企业则走上了直接融资之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市房地产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已合计融资逾1100亿元。沪深股市成立以来,还从来没有哪个行业像房地产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融得如此多的资金。房企频频通过上市、增发等途径融资成为近来圈地运动’强大推手。这说明,国内房地产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强者恒强的垄断化趋势正在逐渐显露。

面对日益收紧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但这并不足以动摇当前‘圈地运动的根本。包括上市、风投在内的海内外直接融资渠道的打通已经令众多大、中房地产企业具备了抵御信贷调控的能力。碧桂园于 4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筹集资金达148.5亿港元。其后,该公司加快了土地储备的步伐。即使按照公司自己的说法,也是截至2007年6月30日,本集团的总土地储备以建筑面积计约达2990万平方米,较上市时约1900万平方米大幅增加57.6%”。在土地储备翻番后,碧桂园表示将积极拓展业务,扩展土地储备规模。而包括《中国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在内的公开数据均表明,该公司的圈地”步伐正在进一步加速。

证券市场的巨额融资为房企进一步“跑马圈地提供了支持。仅7月中旬至今,就有万科、北辰实业、保利地产、栖霞建设等多家房地产公司四处购地,足迹遍及无锡、苏州、东莞、南京、长沙、杭州等多个城市。央行、银监会的房企贷款紧缩政策对目前圈地运动”的制约效用有限。

房企大肆圈地、圈钱看似合乎市场规律,是经济理性驱使下的商业行为,但地价、房价、房地产股价相互作用、竞相攀升,“地股拉扯,以高地价为纽带,楼市、股市中可能存在的泡沫便结合在了一起,并双向循环。最直观的结果是高地价直接推高了房价,透支未来增长空间。每有地块高价卖出,周边房价必应声大涨,这几乎成了普遍现象。如上海新江湾城地块几个月前拍出楼板价逾1.2万元/平方米,之后周边房价就迅速从每平方米1.5万元左右升至1.8万元。目前国内开发商在土地储备上沉淀的资金已高达1.5万亿元左右,土地价格过高,严重透支未来的房地产价格。未来三年内,房价必须保持15%至18%的增长率,才有可能支撑目前的地价。不能将抑制房地产企业圈地冲动”的希望仅仅寄托于信贷政策。各地政府严格、雷厉风行的土地监控措施才是真正有效的药方”。   

1994年公布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就规定,出让的土地逾期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可征20%的闲置费,逾期两年则可无偿收回。1999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2005年出台的国八条”均重申了相关规定。2006年的国务院转发的九部委意见更要求“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按期动工但开发面积不足1/3或已投资额不足1/4,且未经批准中止建设连续满一年的,按闲置土地处置。但现在,众多房地产公司公开声称土地储备足够开发三四年,显然是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于不顾。

 

推荐:给个人合作建房再泼盆冷水 

      美国人认为两样永恒的东西     

       圈地运动的背后是哪个大佬在撑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