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论时评 |
政府的公信力比股市跌得更厉害
我国曾6次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率,最早一次是在 1991年10月10日,由0.6%下调至0.3%。一般来说,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短期内会对股市产生较大影响。例如,2001年11月16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0.4%调至0.2%,当日沪综指跳空高开,幅度达6.42%;1997年5月10日,印花税率由0.3%提高到0.5%,导致沪综指出现200点左右的跌幅。
财政部决定自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 。周三在财政部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率的背景下,大盘出现大幅下搓的走势,沪市全天下跌281点,深市全天下跌829点。两市有约860只个股跌停。
而就在前几日,各大报纸都报道:对于证券交易印花税率将提高的传闻,财政部相关部门作出回应,“未听说近期将调整印花税”。
更令人不解的是,就在前几天,有关部门还信誓旦旦保证,“不会再用行政手段干预股市,会让股市按照自己的运行方式去发展”。可如今,就在全国人民半夜熟睡时,却把“绳索”悄悄地套在他们的脖子上。证券交易印花税一下子提高两倍,股市也被如愿地拿走22亿多的印花税。
其实,谁都知道,时下,股市确实太火,对于“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至3‰”是为了“促进股市健康”之举,也没有人持有异议。
但是,“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至3‰”,作为财政部、国税总局两个主要职能部门,没有理由不知道。财政部、国税总局“辟谣”的声音还余音绕梁,“谣言”就变成了现实。无论是为了保密还是什么,对于老百姓来说,总觉得被大大地“忽悠”了一把,而政府部门以这样的手段对付普通股民,在老百姓看来,已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主要的是在挑衅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美誉度,让股民对有关政府部门产生信任危机。
政府官员如此利用自己的公信力来推行一些政策的做法,实在是得不偿失。这种做法不仅仅在提高印花税上使用,而且在利率、汇率问题上也重复使用,如此下去,老百姓还会相信政府官员的话吗?政府的公信力还会存在吗?为了调控股市,而拿政府的公信力去做赌注,实在算不上高明的措施。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资本市场可能会产生短暂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影响有限。而这种做法对政府的公信力的影响却是长久的。
印花税率的提高其本意是为了降低市场的投机氛围,据资料显示目前A股市场上646只股票14个交易日内换手达100%,投机氛围较为明显,因此提高印花税率是冷却市场的一中手段。但是印花税率的提高给市场带来的确实痛苦,其将导致市场交易量的锐减,交易成本的提高必然会打击市场的人气,印花税率的提高对于市场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利空。历史经验也能证明这一点,最典型的是1997年5月印花税率的向上调整,似乎与大盘的见顶完全合拍,给人的印象是印花税率的提高导致了1997年大牛市的终结。如果历史会重演,那么本次印花税的调整也将使大盘构筑中期头部。
欢迎点击我的博客首页:爱在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