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数据中国 |
英国政府平抑高房价的调控政策
英国房价自2001年初进入新的上涨周期后,3年多时间里连续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为了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分火爆,政府和中央银行从供需两方面入手,采取“双管齐下”的政策和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到去年8月,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多家抵押贷款银行预计今年英国房价增速将降低至10%左右。
房地产市场是支撑英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支柱之一。为防止房地产过热给经济发展带来风险,英国央行和政府主要从两方面为房地产降温:一是发挥利率的杠杆调节作用,通过提息对购房热进行“釜底抽薪”;二是为增加房源提供政策扶持和引导,以缓解供求矛盾。
英国抑制房地产过热的主要手段是提高银行利率,这导致抵押贷款成本增加,房主还本付息压力增大。在没有通胀担忧的前提下,为了遏制房地产市场和消费信贷过热的现象,英格兰银行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8月连续5次上调利率,把利率从3.5%这一48年来的最低水平提高至4.75%,导致抵押贷款成本增加,房主还本付息压力增大,有效地遏制了购房出租和首次置业人士的入市热情。这种通过利率的杠杆作用抑制信贷热的做法被称为“釜底抽薪”。
在英国房地产市场上,99%以上的人购房时需要申请银行贷款。英国的贷款种类繁多,其中利率最优惠的是购房贷款,年利息在5.9%—6.7%之间;个人贷款的利息则在7%—8%之间;商业贷款更在9%以上。许多人甚至用买房作为借贷消费的手段。尽管银行对房屋贷款额有严格的限制,不能超过个人年收入的4.2倍,或夫妻年收入的3.5倍。但有些人因为房产升值,又无通货膨胀的后顾之忧,利用替换贷款的方式长期借债消费。
据统计,以房屋贷款为主的英国个人债务以每月70多亿英镑的速度增加,英国人的债务总额目前已达到1860亿英镑。有分析说,英国近十几年经济能保持稳步增长,主要是靠消费经济拉动的;而英国人敢于借贷消费,房地产不断升值是支撑消费信心的主要支柱。正是英国房地产经济与英国人消费的这种紧密联系,提高利率对英国经济又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经济停滞。因此,英格兰银行的调息行动十分慎重,以每次0.25%的小幅度加息,从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5次微调,把银行利率从3.5%提高到4.75%。进入2005年,英国房地产价格已得到有效抑制,全国年平均增长率已回落到10%左右。基本实现了软着陆。
2003年以来,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案,如伦敦与东南部建设发展指南、“住房法
2004”、“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法案等。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高峰会上又提出要以可以接受的价格,为每人提供拥有体面住房的机会。
为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英国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相关政策重点向三类人倾斜:一是首次购房的年轻人。一项调查显示,由于近20年房价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收入增长速度,年轻人首次购房越来越困难。16岁至24岁的年轻人,1990年的贷款购房率是34%,2004年降到了18%,租房率则从35%增长到51%。二是低收入人群。三是社区关键岗位的服务人员,如护士、教师、消防队员等。
相关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建设6万英镑以下的低成本、小户型住房。政府在2003年底提出,3年内将投资50亿英镑,今年又提出5年内建设8万套。二是为关键岗位人员提供购房补助或优惠贷款。三是与房地产公司建立合作社,允许灵活的混合产权。如购房者可以先买一半的产权,或买一半租一半等。四是向30万租住地方政府福利公房的住户折价出售房屋等,售价可低至3.8万英镑至1.6万英镑。五是将购房印花税的起征点进一步提高。六是政府在建房用地的限制上进一步放宽,开放了1650多公顷国防部和国家医疗体系所有的土地,允许使用废弃土地、公共绿地边缘等“灰色土地”。政府计划使超过3/4的英国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
欢迎点击我的博客首页:爱在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