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经济学旅途中的演讲师
米尔顿·弗里德曼出生于1912年,至今仍然健在,是一位长寿的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阻止了对新古典主义货币含义的偏离。1951年,弗里德曼被授予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成为继保罗·萨缪尔森和肯尼斯·布丁尔之后第三个获得此项荣誉的人。1967年,弗里德曼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的会长,9年之后,他又获得了经济学领域的最高殊荣——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从多角度批判了新经济学,重建和检验了货币数量论,强调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弗里德曼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是一个犹太移民家庭的孩子。弗里德曼到15岁时便失去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弗里德曼靠部分奖学金进入了路特吉斯大学读书,他用在大学附近的餐馆作侍应生以及在一家百货公司作收银员的收入缴纳其余的学费。1932年,弗里德曼获得了经济学和数学的双学位,一年后,他又获得了硕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跟随哈罗德·霍特林作研究。1934年,弗里德曼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由于经济压力,迫使他加入了罗斯福政府的国家资源委员会。1937年,弗里德曼又到纽约市的国民经济研究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弗里德曼成为了芝加哥大学的教师,直到1977年退休,他都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弗里德曼将其曾经默默无闻的思想成功地推广开来,并且成功地使这种思想理论成为值得尊敬的经济观念,都要归功于他的智慧、勇气、学识以及充沛的精力,那个时代没有任何经济学家的辩论技巧与说服力能与他相媲美。弗里德曼扩大其思想和影响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在国会上发言、发表文章、出版著作、课堂演讲、《新闻周刊》开辟专栏、美国公共电视播放系列片《自由选择》等。从来没有哪个人在国会经济事务调查委员会上发言时,受到过像弗里德曼一样的尊重。关于弗里德曼在经济共同委员会和银行与货币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成为了有关游说艺术的精彩范例。弗里德曼最强有力的游说手段是他的个性力量,使他总能紧紧抓住众多经济学家和立法者的想象力。
矮个、秃头、圆脸、智慧的大脑袋、笑眯眯的模样和镜片后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弗里德曼以咄咄逼人的辩论技巧令支持他的人着迷,贬低他的人胆寒,这与他孩子般的外表结合起来简直具有毁灭性。正是弗里德曼极具善辩的演讲天赋和其不断探索并掌握经济理论最深层复杂含义的能力,使得他成为了新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大师中最杰出的一位。弗里德曼成为了挑战凯恩斯主义的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