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剧是电视剧行业的“破坏性创新”

(2014-09-24 11:40:53)
标签:

股票

分类: IT互联网

网络剧是电视剧行业的“破坏性创新”

爱奇艺于23日举行了网络剧行业峰会,会上宣布了爱奇艺在网络剧上的重大布局战略,2015年将出品30部自制剧,平均不到两周就一部剧。并成立5000万的剧本基金,广发英雄帖,招募优秀剧本。

这只是爱奇艺一家视频网站的布局,其他优酷、乐视、搜狐、腾讯每年也都有数亿元的自制剧投资预算。2014年是中国网剧发展元年,预计今年网剧的产量为1000多集,并且每年都会成倍数增长。国产电视剧每年的产量在15000集左右,而网络剧用不了3年,产量就会超过电视剧。截至8月,全网已有10多部网剧播放量突破亿次,其中优酷《万万没想到》两季总点击量达11亿;爱奇艺开年大剧《灵魂摆渡》总播放量5.2亿,而我发行的62集《谢文东》更是全网播放量突破12亿,低调地实现了2014年全网播放第一的好成绩,是真正“现象级”大剧。当然,量变不是目的,量变驱动质变才是真正可怕的。网络剧由于政策限制相对宽松,它的品质和影响力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化着。

网络剧市场大爆发,乃大势所趋也。而传统电视剧一方面收互联网冲击,另一方面又受广电总局政策影响,更是加速年轻观众的流失,败势已现。网络剧给电视剧产业带来的不是补充,而是颠覆。行业格局要重写,洗牌已经悄悄开始了。

影视行业被互联网化,面临“破坏性创新”

周鸿祎在自己的新书中不断推荐对他影响非常大的一本书, 叫《创新者的窘境》,核心观点就是 “破坏性创新”。这也是雷军“风口上的猪”理论和周鸿祎“没有人能打败趋势”的理论鼻祖。

《创新者的窘境》中说,新技术分延续性技术(Sustaining Technologies)和破坏性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ies)两种。延续性创新是把产品变成更强大,但破坏性技术并不是沿着延续性发展,而是相反的方向,很多市场领先者都是被破坏性创新者干掉的,例如诺基亚、柯达。以手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就是以简单便捷替代了PC和传统互联网,手机的普及让亚非拉等落后的国家也用上了互联网,让科技普及到普罗大众。更简单更傻瓜的大众市场的份额,要远远大于所谓的高端专业市场。而对于影视行业来说,网络剧就是电视剧的“破坏性创新”。

视频网站早已经开始抢传统电视的观众了,而网络剧经过这一两年的迅速进化,到今天,正式以“破坏性创新者”的身份来对电视剧进行全面反攻。

《创新者的窘境》书中正说明这个现象的可怕性:“破坏性技术给市场带来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价值主张。一般来说,破坏性技术产品的性能要低于主流市场的成熟产品,但他们拥有一些边缘客户(通常也是新客户)所看重的其他特征。基于破坏性技术的产品通常价格更低、性能更简单、体积更小,而且通常更便于客户使用。”例如移动互联网正在取代PC,笔记本取代台式机,而PAD和智能手机正在取代笔记本成为主流。

你看这不正是说的网络剧现在的发展情景吗?网络剧一开始只是满足所谓低端的网民客户,但它的野心不是仅仅窝藏在互联网角落,这些新兴视频网站和制作公司要占领主流市场,被它们带跑的不仅仅是观众,还有电视台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广告客户。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网络剧公司和电视剧公司去抢电视台的市场,而是新老两个体系的战争:网络剧公司和视频网站、新媒体这个新平台,去抢传统电视台、电视机和传统影视剧公司这个旧体系的市场。

所以尽管短期内,会有一小部分大投资的网络剧去拿电视剧许可证,反向输出给电视台。会这面对传统影视行业人所具有的优势:技术、质量、审查问题。但长期来看,这些问题根本不值得去讨论,因为电视台这个行业将被互联网干掉,电视台在这期间的作用只是像外婆一样,在人生最后一段时间帮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养大了它们的儿子——网络剧。

网络剧是影视行业的“台风口”,错过了要再等十年

影视行业其实正在重新洗牌,洗牌的力量不是传统影视公司或电视台,而是来自行业外。任何行业的颠覆者都不可能来自企业内部,都是来自外部力量外。网络剧首先来自优酷、奇艺这些视频网站,然后是提前在新媒体影视布局的新一代公司,再往后才是被动反应过来的传统影视公司,但往往等大多数传统公司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回天无力。

最终洗牌过后,影视行业留下来的可能不是现在的几个大佬,而可能是新一代互联网化的影视公司,可能就是这一批网络剧的生产者。所以对于年轻的影视从业人员来说,这两年是影视行业十年一遇的“台风口”,抓住了你就成为新一代大佬;没抓住的话,台风口一过,你就得再熬十年才可能等来下一个风口。就跟音乐行业一样,音乐行业的上一个风口在2004年彩铃业务兴起的那三年,是头猪都能飞起来。之后到2007年以后,风口一过,一直到今天,快十年了都是低谷,都是漫长的煎熬。

网络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化着,美剧模式会最先从网络剧中产生

网络剧强大的市场需求产生对内容品质的提升。大家对网络剧、微电影可能还停留在草根低俗的印象中。但其实,网络剧已经开始向电视剧那样的长篇、大体量的方向发展奔去,它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化着。

网络视频一开始是20到30分钟的微电影,后来升级为60到90分钟新媒体电影,然后就升级成长篇连续网剧。一开始是《万万没想到》这样的每集10分钟左右的短篇情景剧,然后就进化成每集25分钟左右的故事片,预计明年就会进化成40分钟左右美剧的形式。而影视行业和观众梦寐以求的美剧形式,也会最先在网络剧中实现,这里面却不会有传统电视剧的份。

因为电视剧面临双面夹击:外部被互联网冲击,内部面又被广电总局折腾个半死:一剧两星政策,各种审查限制已经把电视剧限制在婆媳剧,谍战抗日雷剧里面。电视剧行业看似庞大,但不健康,它更像一个肥胖的低能儿。

那有人说了,就算网络剧是未来方向,但是传统影视大佬们只要转型生产网络剧不就可以了吗?肯定能打败视频网站这些非专业选手,因为传统大佬有资金、大腕、名导、设备等优势。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否则诺基亚可以轻易地重新活过来。不就是像小米一样生产低价高配的安卓手机吗?并且诺基亚远比小米有品牌优势。

为什么呢?又为什么说传统影视公司或者电视台为什么没戏呢?

《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所提的价值网络(value network)理论解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下一篇再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