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粉丝娱乐 |
分类: 唱片运营 |
(接上一篇,《选秀节目的本质是半专业向专业的过渡》
说起偶像艺人,就不能不提到粉丝。没有粉丝的支持,偶像艺人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偶像的社会学分析
根据著名影评人周黎明先生的观点,偶像崇拜是人类天性,人们需要信仰,需要榜样。在每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都有一段时期会有意无意寻找偶像,对于多数人这发生在青春期,需要挣脱父母的心理襁褓,建立自己的独立人格,这是从家庭的顺从过渡到社会的顺从。从十几岁开始,我们不再言听计从把父母和老师确定的偶像当作偶像,而是四处搜寻以外的的精神支柱,当一个人在确立自己的个人和社会定位之前,都免不了要观察现存的“参照物”。这里面有双重心态:一是认同,二是憧憬。你若发现某人的性格爱好跟你相似,你会有心灵相通的喜悦;你若发现某人跟你属于同类型,但比你更加漂亮、潇洒、聪明,你可能会偷偷企盼:哪天我能像他(她)那样该有多好。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因,就是性的吸引,女生追捧李宇春,是因为她的特殊气质蕴含着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继而成为女生叛逆的依托;而日本成年男人迷恋未成年少女明星,在我看来是恋童癖的一种升华。这种双重性在某些导演那里已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些导演经常挑选酷似自己年轻时模样的演员,而有些则显然相中了性幻想的对象。
国内粉丝经济存在巨大机会
近几年来,随着选秀节目的火热,中国已经形成狂热的粉丝份子。中国的粉丝对偶像有着多种方面的需求,他们购买歌手的唱片、写真、演唱会等周边产品,粉丝经济已经形成。但是歌迷会只是以粉丝自发行为居多,无论“玉米”、“凉粉”还是“芝麻”,各粉丝组织缺乏有效的管理,直到今天,经纪公司或唱片公司没有牵头组织的超女官方粉丝组织,当然也就无从谈及如何在合理范围内赚取更大经济利润。
在日韩,明星产业链非常成熟。娱乐产业是以偶像为单位,这样可以产生很多衍生业务,偶像经济这个模式已经很成熟。而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娱乐产业还是以作品为单位,大部分的艺人还是以歌曲为主,一首歌走天下。这样,大部分的艺人仅仅只有彩铃和演出两项收益,而没有像日韩艺人一样有歌迷会费、明星增值业务等广阔的利润收入空间。国内唱片公司在粉丝的开发和管理上目前也处于真空状态,不知道歌手的粉丝群体是谁,就得不到消费者的反馈,艺人的定位就会与市场产生偏差。而只有服务好粉丝,了解消费者,才能经营好艺人。以前粗放式的经营的日子在未来将行不通,必须是针对艺人和粉丝的精细化营销。
国内粉丝经济需要规范化管理
外界对粉丝群体的了解少之又少。国内粉丝群体也往往被妖魔化。由于他们率直天真、敢爱敢恨,所以他们有很多过激的行为,例如上街拉票、网络暴力等不被人理解。在很多人眼里,粉丝被看做是无知、极端的一群人。其实大家并不知道,歌迷并不是一群极端无组织无纪律的小孩,而是一个有严密的组织的群体,他们有着惊人的奉献精神。
但是,粉丝有时候也比较盲目,也很无奈。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做了也没用,大家也不清楚。比如帮助偶像刷榜,现在的粉丝都会刷很多榜,例如唱片销量、网络试听、搜索排行、以及各种盛典投票等。其实有一些榜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对粉丝一个官方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这样可以积极利用粉丝的力量,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最重要的是,改变人们对粉丝的负面印象,可以提升艺人的商业价值,因为粉丝们的过激行为,很多企业为了品牌美誉度,是不敢找选秀艺人做代言的。
由于唱片公司由于不重视,也没有足够的智慧跟粉丝之间进行沟通和互动。所以本来粉丝和唱片公司应该属于利益一条心的,但是现实中往往却成为了对立的一面。据调查,大部分的粉丝群体普遍对唱片公司的运作不满。
日本:
首先还是看一下日本杰尼斯事务所是怎么样管理粉丝群体的。
杰尼斯家族规则:1、入会者方能享有参与J家活动的权利。2、填写申请表格寄至事务所才能抽票。3、严格遵守追星规定否则将被列为不受偶像欢迎的YARAKASHI。真正想要做好一个Johnny’s饭(以下简称J饭),想要在偶像的演唱会上与他们近距离接触,为他们欢呼为他们尖叫,却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的。要做J饭,一定要加入他们的FANSCLUB.一年的会费五千日元左右,不要小看这一个会员资格,你只有拥有了杰尼斯的俱乐部会员资格,才向参加杰尼斯偶像的各种活动———如演唱会、明星运动会以及历年的群星跨年演唱会迈出了第一步。与我们排队买票看演唱会不同,杰尼斯偶像的演唱会采取的是俱乐部成员抽签制,一般在演唱会开始前一至两个月,会员就要填写申请表格寄至事务所参与抽票。一场1万多人的演唱会,参与抽票的人数经常会超过10万人,抽中概率很低。然而,这却是惟一的可以以初始票价观看演唱会的途径。另外,杰尼斯每年会举办如歌迷感谢祭之类的回馈活动,参与抽票并抽中的饭可以免费参与如明星运动会之类的活动,这也是成为俱乐部会员的一大优势。
韩国
韩国参照日本偶像工业的成功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粉丝经济。在韩国,当红艺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歌迷会。但是公认的官方歌迷会只有一个。这个歌迷会由公馆来管理。以“东方神起”为例,“东方神起”的歌迷会叫“Cassiopea歌迷会”,由艺人所属的韩国SM娱乐公司负责管理,歌迷会的会长、副会长、帮助会长和副会长的中等职位的会员由歌迷构成。他们有一套与日本歌迷组织相近的收费机制,这项收入在经纪公司或唱片公司全年收益中同样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有意思的是,韩国的粉丝对官方粉丝组织非常忠诚,比如“东方神起Cassiopea歌迷会”的成员会骄傲地称自己是Cassiopea,并告诫其他歌迷,没有参加歌迷会只能把自己叫做“东方神起歌迷”,而不能说自己是Cassiopea。
中国“华仔天地”歌迷会
1、每年最少举行7个大型活动,均可与华仔“亲密接触”。
2、特聘请5名受薪工作人员为歌迷服务。
3、不允许歌迷在活动中用自备相机拍照。
通过分析日本、韩国以及港台先进的粉丝管理经验,我们发现,成功的官方歌迷会,都是让唱片公司、艺人、歌迷多赢的局面。官方歌迷会的运作,至关重要是具备成熟的运营能力,否则就变成了效率低下的垄断组织。而明星的一系列增值产品是联系起歌手与粉丝的纽带,也是促进娱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宝。
待续,下一篇《中国艺人需要开发明星增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