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内地如何再复制一个周杰伦》)
 
农村音乐市场也有潮流更替的这个趋势。
但是研究这些年来农村音乐市场的发展路线,虽然看似比较落后、简单,其实却复杂的多。当然大方向是趋同的,内地市场从长远来讲,最终会向欧美风格靠拢。但是中短期内,由于内地市场特殊的国情,比如城乡两极市场等情况、南北文化差异,还是可能会出现西北风、刀郎这样的“野路子”。尤其是出现彩铃和网络出现以后,媒体传播渠道和销售渠道的变化、用户的年龄段和性别比例的不同,所以都让研究模型更加庞大和复杂。研究和实践“农民歌”市场的命题比研究大城市音乐市场更有挑战。因为这一块市场份额和商业价值会更大,这一块市场也最终会左右中国流行市场的走向,和音乐形式的进步。
内地的周杰伦式的歌手会出现在农村音乐市场!
当然,本文所说的复制周杰伦,是指内地会出现一个周杰伦式的里程碑人物.而非出现他的R&B风格的歌曲。
因为之前分析过内地城市市场,大的变化都是由港台或日韩歌手来引领的,并且也都是向欧美风格来演进,因此发展风格容易预料,相对没有什么悬念。而只有农村具备产生周杰伦的土壤!并且“农民歌”从2005年标志性的《你到底爱谁》,到现在也2年时间了。按照以往规律,一般在一种风格火了2到3年的时候,会出现新的音乐风格。乱世出英雄,内地的周杰伦式的人物是时候出现了,就会在近一两年。当然也并不是说出现了周杰伦式的人物,就会把现有风格的全部否定,其他歌手也都跟风成为这个新风格。而是说他会成为一个潮流的最前端,其他大部分的“农民歌”还是稳步发展,只不过这个最前端的风格会变化,变的土洋结合。就像当年周杰伦的改良R&B一样。
所以对于唱片公司来说,如果能预测到,并抓住这个时代变迁的时机,那么引导这个周杰伦式的歌手会更趋向主流商业化。唱片公司来运营控制,让这个新人成为像周杰伦一样可持续发展的歌手。否则,如果这次没有唱片公司能够预料到,那么可能又会是刀郎、网络歌手一样的“野路子”,结果又会来的快去的快,没有可持续性发展。
虽然现在还不能100%断定是什么风格,但是会有几个趋势的可能性。我已经选定了可能会出现的几个方向来研究,我以后另文再探讨,我近期要出版的新书《数字音乐营销》中也会有更深的一些探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周杰伦和王菲是主流中的另类
 
流行就是追求新潮,他引导青少年反叛、标新立异。每一次流行趋势,都让大众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现在我们研究周杰伦的成功之处,发现其秘诀就是走主流中的另类路线。
花儿乐队和伍佰等歌手,是非主流(摇滚)到主流而成功转型的例子。而周杰伦和王菲的音乐风格是主流中的另类,正是他们这种情况才是大众潮流的引领者!所以内地市场要复制出一个周杰伦式的人物,绝对不是继续跟风走现在的农村歌曲路线。
“以惯例来看,周杰伦的歌是不符常规的,一般悲伤的歌曲大都会搭配抒情慢版的曲风,快歌则偏向时尚、快乐的歌词,但他的歌词与歌曲以一个主题联系着,但却可以彼此分开发展,又微妙的在发展中给予彼此发挥的空间,这种美式曲风与中式歌词的东西新旧异质组合,如此特殊的视觉听觉感受,是流行音乐界中前所未见的。周杰伦的黄金搭档方文山,让周杰伦的风格具有中国古典风味,在听歌曲之前,很容易会联想到应该搭配类似古典吟唱的曲调,但实际上,这些歌曲是轻快的周氏Rap。”
 
在周杰沦之前,流行教主是王菲。
和“周杰伦+方文山”一样, “王菲+林夕” 模式塑造出了王菲个性歌手的形象。从以1994 年《浮躁》专辑为标志,大部分由林夕包办的歌词。“王菲特立独行的形象,加上冷然干净的声音和专辑追求个人风格的逆向操作,搭配着林夕的歌词能说出一般情歌所无法论及的幽微心情,和捕捉一些不容易描绘到的爱情景观。”
林夕替王菲写的情歌,观点总是相当的特殊,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眼界,比如《流年》、《百年孤寂》、《寒武纪》《开到荼蘼》。这种张爱玲式的风格,超越了一般肉麻情歌。让王菲这种标榜着不媚俗、不迎合的风格大受小资们的欢迎。
喜欢王菲的正是以白领小资们为多,大学生也不少。莫文蔚也是同样走得是小资情调。一般是主打歌是偏大众的主流歌曲,但是副歌们就格外的偏小资。而前几年正是小资抬头的时期,他们引领着大众潮流。
每一个新潮流的引领,大多是社会主流的中坚力量的那些人。他们本身的行动就能影响别人,并不仅仅是音乐的品位,其他比如穿衣打扮、休闲活动等都影响着社会的潮流。
但是注意,新潮流的这一个蓝海市场一定要足够大,否则新潮流的曲风就成了小众人群的小众歌曲。“王菲虽以独特取胜,仔细观察,她所演唱的歌曲,其实类型不广,大都为情歌,但其情歌型态不同于一般主流歌曲,属于主流情歌中的另类”。
 
周杰伦和王菲音乐的路线,都是在主流社会中,用商业化操作的另类路线。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歌的品位也会是再向上提升,而不会是某些人担心的那样倒退。而引领农民歌进步的,也必定会是这种周杰伦式的农村主流风格中的另类风格。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