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女+网络歌曲=拯救数字音乐产业

(2006-10-25 01:04:28)

首先是拯救超女

人们总质疑超女能不能长久,觉得超女们都是在吃现有名气的老本。因为超女没有一首让人记住的好歌。的确也是!比如说李宇春后来的《冬天快乐》等歌曲,远远没有她超女比赛时翻唱的那首《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要响亮。

为什么会出现超女人红歌不红的现象?是因为本土唱片公司缺乏歌手包装经验。超女都被唱片公司定位走偶像路线,选的歌也都比较洋。但这是一个错误的定位,超女本来是平民偶像,平民偶像应该定位唱平民歌曲,却非要唱一些十几岁小孩才会听的都市流行歌曲,结果把年龄稍大一些的歌迷都给流失了。什么是平民歌曲,当然是网络歌曲了。作为平民偶像的超女就应该唱平民化的网络歌曲。如果给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网络歌曲让超女来演唱,那么一下子就可以让超女再上一个台阶。

HIFI发烧碟也是超女的救星,超女在比赛中选唱的老歌最有听众基础。超女可以出发烧碟,到著作权协会去花点钱就可以买到翻唱授权。不仅会有广大发烧友来听,还会有比赛中支持超女的一些大龄FANS来听这些老歌。也可以再开发一个礼品装的发烧碟,送礼送超女HIFI,送给喜欢超女有共同语言的长辈。

 

其次是拯救网络音乐

唱片公司一般不屑于做平民歌曲,也作不出来平民歌曲。那么不妨花些价钱买几首现成的网络歌曲让超女来唱。不光是超女,一切偶像歌手或当红歌手都可以和网络歌曲来强强联合。当年香香版的《老鼠爱大米》也非常赚钱。

现在网络音乐最大的问题是歌红人不红。网络歌手登不上台面,缺乏可持续发展性。同样一首歌,由超女来唱,绝对要比不知名的网络歌手演唱的获利要大。大到分给网络歌手的利益要比网络歌手自己演唱还要大。网络音乐需要借鉴超女模式,有一个专业的运营队伍来商业化运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造星机制。把用户对歌曲(产品)的痴迷转换成对歌手(品牌)的痴迷;并增加自身专业性,让网络歌曲成为卖座大片模式,而不是永远草根下去。

 

然后是拯救音乐网站

解决了网络音乐的出路,也就解决了音乐网站的出路。现在音乐网站模式已经快忽悠不住了:利用网络平台圈地,从中筛选出来畅销歌曲的中彩票模已经失败。网络音乐的出路不是以量取胜,而是卖座大片模式。如果你的音乐网站里的一首原创歌曲被超女演唱了,就成了卖座大片歌曲。那么对你这个网站是一个多大的炒作啊!估价立刻就提高了,模式也被证明行得通了。

但毕竟超女机遇难求,要需要网站自身来解决问题,不能只等中彩票,必须要主动造星。把网站变成正规歌手的筛选和成名渠道,才能解决赢利模式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学习超女成功的因素:超女是通过视频来表现歌手舞台形象的,更能表现一个艺人的综合实力,更能担负起唱片公司的选拔歌手的功能。所以网站也首先视频化,来全方位展示歌手,把网站变成基于视频的选歌和选歌手的平台,持续选拔出卖座的歌曲和歌手。 视频也比音频更能让歌手和FANS之间建立最直观的感情联系,歌迷同歌手建立感情要比同一首歌建立感情要更容易。

 

还拯救了唱片公司

超女和网络音乐的成功代表主流唱片行业运营的失败!唱片公司没有能力也不愿意来包装歌手,而是做现成红了以后的歌手。比如四大唱片一般只签范冰冰这样的成名演员做歌手。这个原因是做新人风险太大,导致大陆的歌手都是熬了十几年才出来的实力派,总是那几个老面孔,都快要断代了。现在的国内唱片工业已经丧失了制造新鲜血液的功能。

以前的造就一个明星歌手,只有唱片公司一个渠道,需要漫长的周期,和承担巨大的资金风险。现在有了超女这个平台,使造星速度一下子提升到36个月,无论是名气、歌迷人数、出场费等几项硬指标,都和混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一线歌手持平。超女以流水线的方式将造星运动工业化、标准化,直接输送到市场。这给了唱片公司一个帮助,让唱片公司没有了投入风险。

最后也拯救了彩铃

不管是什么歌曲,只要让超女一翻唱,就镀了金。还记得去年《大长今》,超女演唱版的比汤灿、陈慧琳要畅销的多。

其实目前彩铃形式很单一,以后可以按地区、年龄等细分,来开发不同种类的彩铃。就好像家电销售一样,不同的代理商分销同一电视的不同款式或颜色,来避免冲突。彩铃也可以做很多版本来适合不同人群,例如一首好歌让前10名超女一人唱一个版本,分别授权给10SP。这样就不用同一首彩铃在同一平台有几家SP恶性竞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