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字音乐产业的"蓝海战略"

(2006-04-23 20:52:35)

前一段繁忙的工作之余,陆陆续续看完了《蓝海战略》,是讲企业战略的。

就好像沃尔夫把商业学科来应用到娱乐行业,把娱乐和商业结合,创导出“娱乐经济”。我们也来把“蓝海战略”借用来解释一下数字音乐产业的音乐网站。

其实也并不是看了这本书以后学到东西有所领悟。

因为蓝海战略在以前就有,都是劳特劳的《定位》系列——《定位》《新定位》《营销战》《营销革命》的中心思想理论,只不过换了个名字。如果本书作者还是定位理论下写出新的内容,可能不会引起世人的重视,作者把“定位”这个概念新起了个名字叫“蓝海战略”,这是作者高明之处,他们成功地用“蓝海战略”来运营此书。另一个避开“定位”概念做的非常成功的是国内路长全,他写的《切割》一书,把“定位”转换成为自己中国式的“切割”理论,专门针对的人群是国内中小企业。

    

之前一直在研究音乐产业,没有一个统一的研究方式和研究工具,也没有一个大家都公认的理论。因此把自己的理论讲给别人听的时候,由于音乐研究的理论语言不同,大家不太容易沟通。

现在好了,本书把我们之前探讨的东西变成了系统的理论,用蓝海战略一一把我原来的观点和本书的总结的系统理论一一的对应。也就是套用蓝海战略来说明我的音乐观点。

   

其实VC风险投资就是投的蓝海领域。

传统产业就是红海市场,越来越血腥,哪个创业者要去跟VC说,我能力战群雄,压倒众多竞争对手,低成本运营,争夺市场份额。那么VC即使相信你也不会去理你的。

VC们投资的就是新的模式,开辟新的市场,没有竞争的蓝海领域,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巨额回报。

现在就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数字音乐产业的这几种模式, 互联网、唱片、增值等产业链,每个同行都会背了。都是得到VC的钱在作秀,没有具体收入,就看谁能撑到最后了。

现在音乐产业明显的有两个结局。

一个是新的模式,比如在线付费下载。这项业务是个早产儿。先天环境不好,需要有很多钱才能养活住。

另一个是把现有模式作出赢利来,现在看来可能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还有没有别的出路?有!就是实施蓝海战略,在现有模式中开辟一片蓝海。

 

一个音乐门户网站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一般都会说是大而全!

是的!但是大而全往往意味着成本奇高,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还有就是各个栏目孤军作战,没有互动,比不过有特色的中小网站。形不成粘性。尤其是对要用网站来赢利的模式来说,是个很难办的。

现在音乐网站靠广告、原创版权、付费下载音乐三个方面赢利:

1、广告

靠新闻等内容的更新来提高网站流量,来赚取广告费。基本模式,主要针对大众音乐爱好者的服务营销。门户网站如新浪等。

特点:传统的WEB1 .0模式。投入大,见效慢。

基本不可取。

2、原创音乐版权

针对草根网络歌手的服务营销。

靠吸引大量的原创歌手,积累原创版权,把好的歌曲开发成彩铃在SP平台来销售。

3、付费的在线下载音乐业务

客户购买单曲或包月付费。

让消费者出钱购买同一个渠道也可以免费得到的音乐。

依靠完整的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

其他还有购买虚拟产品和虚拟服务等赢利。

 

如果是门户网站,就是说全方位都要有。但是再大的公司,也是要讲求成本和回报的。资源也不是无限供给的。

所以分析产业链。

当一家企业的价值链在各个竞争元素上都达到高水平时,问题就是,这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是否反映了这些投资,与之成正比?如果不是,就表明企业供给顾客的超过他们所需要的,在一些元素上提供太多,却只给顾客带来价值上的小步增加。所以企业不仅要决定增加和创造哪些元素,还要决定哪些元素应该剔除或减少。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