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聊不胜聊 |
今天吃了一个煎饼,有好长时间没吃过煎饼了,太好吃了,我一直都觉得煎饼是中华美食里不可缺少的一种风味小吃,更是我在十几岁的时候不可缺少的一种充饥食物。我上中学的时候,每天下午放学,和几个同学先到帝王庙旁边的旧人民医院门口买煎饼吃。那时候医院门口有一个小屋子,租给了一个卖煎饼的,还挺讲卫生,卖煎饼的都穿得白白净净还戴了个口罩。但这效果没起到好作用,买煎饼的群众还以为他是有什么病呢,结果没多长时间他就很有自知之明的不戴了,露出来一张完整的面孔,样子看起来挺和气。
那时候吃煎饼是一项重任,因为煎饼便宜,而且耐吃,大家把省下来的钱都用在了别的方面,比如到网吧里就派用了——我相信肯定有很多我这岁数的人当年都干过这种事儿。这项重任一直维持到高中二年级毕业,我现在想想,中学时代的我可真是一煎饼命啊,广告里有一句词儿我拿来即用:不走寻常路,要走就走煎饼路!
说到我的“要走就走煎饼路”理论,这可真有的说呢!中国的煎饼,早在三国时候就开始了,而且还是诸葛亮发明的。三国时候有一个“煎饼外交”,充分显示了“要走就走煎饼路”。赤壁大战前,诸葛亮到了东吴,孙权设宴款待,周瑜做陪,席宴上南北大菜齐全,周瑜故意把江东的特色菜朝孙权面前靠拢,暗示固守江东的意思。诸葛亮赶忙要手下拿来准备好的煎饼,将其它的菜一并卷入,吃得欢畅。周瑜见状惊讶道,诸葛先生看来要席卷天下啊!诸葛亮笑答,怎么会呢,江东独存啊!孙权顿时就明白什么意思了,也要来一张煎饼卷入除川菜以外的菜肴而食,和诸葛亮会心的一笑,这意思就是要联合起来攻打曹兵。唐朝的左台侍御史徐有功,写过一首诗“滚滚长江虽天堑,怎挡百万虎狼兵。若非煎饼合吴蜀,大下早已归曹公”这首诗说的就是这个“不走寻常路,要走就走煎饼路”的煎饼外交呢。
古时候煎饼除了外交,还能当秘令传呢。赤壁大战后,天下魏蜀吴三分,孙权因为刘备借荆州而不还十分恼火,派了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前去讨要。刘备和诸葛亮碍于情面,不得不答应下来,于是修书给关羽,让诸葛瑾带过去并嘱咐陪同手下,见了关羽要送煎饼和糯米粥。关羽收到后就明白了这是“兼并(煎饼)荆州”之意,就把诸葛瑾给驱逐了,正式把荆州归入到西蜀版图。老谋深算的孙权做梦也没想到更老谋深算的诸葛亮会故伎重演,又拿煎饼来暗示,但是这回煎饼之意指向的不是曹操了,而是你孙权的地盘了。煎饼用给了枭雄曹操,哪儿能撂下你老狐狸孙权而不理呢,所以这回的“煎饼政策”就使在东吴人身上了。
历史上倒没有记载孙权恨不恨煎饼的,但是孙权恨不过诸葛亮只好把失掉荆州的罪魁祸首指向了关羽。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关羽走麦城,让东吴大将吕蒙给杀害了。这一道煎饼秘令,可真是“煎饼成全诸葛亮,却害关羽走麦城”呢。中国历史了,吃煎饼的各路英雄好汉,唯一因煎饼被害的,我看就属关二爷了。
上篇网友问:乌贼的敌人是谁呢?
我的回答:问题都已经告诉你了,是敌人,人呗!你吃铁板烧烤就知道了。
我的回答:问题都已经告诉你了,是敌人,人呗!你吃铁板烧烤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