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通信/互联网 |
回到北京已经两月有余,一直没有心情来写Blog,今天终于打算重拾心情,好好纪录在北京的所感所唔。
给这篇Blog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缘起今天与Gary的对话。Gary是美国著名的风险投资家,我们一起讨论了这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1999年,中国有十家门户网站,六年以后我们看到的只有新浪,网易和搜狐。
1998年,美国有数不清的消费电子商务公司,到今天,最为大众认可的当数Amazon。
1998年,美国有至少27家拍卖网站,如今,ebay是这个市场唯一的,也是最大的赢家。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有接近30万人以目前ebay为生,也就是说ebay有超过30万的变相“雇员”,预计到2008年,有超过100万的人将通过Ebay谋生。全球最大的雇主Wal-Mart在美国有超过100万的雇员,它的盈利率(Profit Margin)低于5%,而Ebay的盈利率却超过15%。
最后看看搜索引擎市场,Google的崛起,互联网唯一幸存的搜索引擎只有Yahoo。Yahoo的确是一个成功的公司,至少从PV的角度来说它有接近250亿的Page View,远远超过Google的60亿,但在Google股票突破400美金的一刻,它也只能“一声长叹”。
当然上面的观点,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市场的变化速度已经完全超出了大脑的接受程度,他或她只会记住Mind Share最强公司,这个公司也就是市场的第一。对用户而言,如果一个公司是市场的第一,它有100%的认知度,那市场的第二或许只有50%,而市场的第三,等等... 他已经丢失了自己的价值。
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但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希望投资的是市场第一,而市场所承认的也只有第一,只有做到第一,才能赢得较量。对用户而言,他们眼中看到永远是第一!可能很多人并不赞成这样的说法,但如果我们把自己从各自的行业里面抽身出来,闭上眼睛以用户的角度想想其他领域,看看我们认知的石油公司,银行等,第一个浮现在你脑海的企业是不是市场第一呢?
所有正在创业的好朋友们,是否都应该仔细的去定位的自己的细分市场,只有目标定在市场的第一,才不枉一番创业的艰辛。
文章引用自:http://blog.timetide.net/archives/2005/11/23/20051123235100.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