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机出版观察系列之一:移动阅读的各平台角色

(2008-11-26 19:44:49)
标签:

电信

数字出版

出版业

内容提供商

戴和忠

商都

it

分类: 手机出版

在“2008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手机出版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另业界侧目,手机出版不仅是成长最快的数字出版业务,也因为在数字出版诸多业态中,庞大的用户基量、用户付费阅读习惯、移动通讯成熟的收费模式……让传统业界在如履薄冰的数字出版模式探索中看到一抹曙光。

150亿元,手机出版(含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梦幻般的金山上,CP、SP、MCP、运营商等产业角色既有博弈,又互为依托。现状只是冰山一角,各类角色在移动阅读这一即将真正启动的新产业中,正早早谋划先机。

移动阅读的各平台角色

作为中国移动阅读项目的全国试点,浙江移动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平台规划和建设。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戴和忠在年会上表示:“随着市场规模日渐扩大、产业链日趋完整和竞争厂商日益增多,手机阅读市场将在2008、2009年,有可能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事实上,除去现在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真正意义的手机出版,还刚刚步入轨道。从2005到2007年,手机客户端阅读主要竞争厂家从不到5家快速增长到几十家,注册用户合计超过2000万。2008、2009年手机阅读的用户数量将加速上升。经过三年时间,手机阅读市场的产业链已经逐渐成形,形成了内容提供商——手机阅读厂商——用户的清晰链条。从厂商规模上来看,05年比较大规模的厂商只有3家,06年至07年,市场上出现的主要厂家达到几十家,如:V8书客、大头、GGbook、百阅、掌媒等。

http://www.epuber.com/wp-content/uploads/shouji.jpg

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机出版模式

记者在和一家移动战略合作部经理访谈中提及手机出版,他却持不同意见:“我认为这个跟它是否是手机出版没有太大关系,出版就是出版,它自己就是自己最原始的那套东西,只是展现平台发生了变化。而现在的移动阅读,其实是原有移动增值业务的延伸。但手机阅读因为便携性、普及度之高、目标群覆盖广、市场潜力很大。”

阅读是人的一种基本文化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戴和忠在演讲中提到,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都高于10%,而我国还不满2%,在文化产业里面的形式有很多,报纸、期刊、图书、音乐、网游等等,他认为其中阅读,包含报纸、期刊、图书在内的阅读产业,规模远远大于其他的一些产业。它的想象空间比其他的,音乐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也正是运营商关注的焦点。

移动阅读负载了新兴业务的巨大期待,同时围绕这块业务,已经有多家技术供应商、业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合围进行产业渗透。产业链环节不断裂变和延伸,内容提供商和技术供应商的作用日益重要,很多传统的资金雄厚的内容提供商,互联网增值服务提供商都将借此机会进入移动阅读增值服务市场。

但传统出版业展望这一新的市场机遇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商业语境,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陌生,对于各类角色定位的茫然,对于用户群习惯的无措……根据记者调查,很多出版业人士的困惑主要集中于,如何确保收益、如何保护版权等等基本的概念认知,至于如何分析自身在产业中的定位,更多的表态是不清楚,不了解。

对于移动增值业务的市场乱象,一位从事移动增值业务的产品主管更是直言不讳:“传统出版业对于内容制作拥有优势,但跟sp合作他们容易被骗。”

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对出版业的了解也同样存在盲区。现在浙江移动移动阅读项目招标过程中,很多技术供应商都在寻找各自的内容提供商组团,甚至一些企业还将触角深入到熟稔出版行业状况的实力企业中。内容制作商环节的市场进入壁垒主要包括政策约束、知识产权、垄断资源和专业性四大方面。这是传统出版业的优势,出版业在这一领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但未来如何,借用移动业内人士的话说:“我们不能保证你一定有收益,但如果你坚持下去,能够有很大的潜力。或许,20%的内容可以创造80%的收益,而另外80%的内容,我们可以借助新的移动增值手段,诸如移动广告,来促进你的收益最大化。”

标签:GGbook, 戴和忠, 掌媒, SP, 百阅, 手机出版, CP, V8书客, MCP

相关日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