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版权经营创新模式

(2008-09-03 10:00:21)
标签:

数字出版

出版机构

出版业

创意产业

异业

中国

版权

杂谈

分类: 数字出版

 随着,“2008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和BIBF的开幕,版权经营又成为业界的热点问题。图书版权已经超越其原有的载体限制,在一些领域,图书版权不断通过精细管理、全球化运作,获取更大价值,或成为创意产业(动漫、游戏、电影等)的强有力支撑,获取丰厚的异业合作利益,伴随互联网和无线平台的崛起,数字出版前景不断拓展,版权经营也有了新的成长契机。

在本业运营上,国外版权运作的模式已经非常成熟,诸如精装书、平装书、电子版、大小开本、定制版等等,这些细分版权具有不同的版税分享,授予模式,可以归属于不同的出版机构,在进行精细化的市场运作中,面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读者,能够挖掘最大化的价值。中国图书已经走出国门,《中国读本》、《狼图腾》、《于丹〈论语〉心得》等作品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映。但相对于我国在版权方面简体、繁体、电子版等粗放的管理划分,图书版权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很难做到最大化。事实上,我们的出版机构不仅可以和国外出版机构合作版权,针对内地市场,进行版权合作的空间也非常大。版权创新经营,应该成为出版机构的核心战略,否则出版业丧失的不仅是利益,更不利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和高效发展。
经世图书出版研发中心作为湖南出版集团和广电双方合作的产物,引起业内侧目,原因在于其通过强强联合,融合了电视、出版双重特质,深度开发和传化广电的影视资源。图书版权不仅可以通过细分来运作,也可以通过版权为纽带,让更多机构授权参与,弥补自身资源体系不足,通过异业组合,完全可以创造1+1>2的市场效应。凤凰集团获得“变形金刚”等共16类纸质周边产品的出版权,同时还获得了迪斯尼卡通形象授权和周边产品的开发权,无疑是这个领域最大的亮点之一。其他出版集团也逐渐通过资本运作、并购、联合等手段深入到创意产业中,虽然目前在创意产业领域,出版机构主要赢利点还在于图书的出版,但以版权为核心的产业运作将覆盖整个产业链,而这一块巨大市场,孕育着中国式《哈利波特》传奇。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将首次举行的“2008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会从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创作、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着眼,搭建一个国际版权贸易平台,出版业的新蓝海,正在形成。
随着《恋空》电影版的上市,越来越多的国内读者开始熟悉这部故事情节并不出新,但赚够眼球的日本畅销榜首手机小说,其中文版也开始见热。出版业需要重新审视手机阅读和网站付费阅读的平台价值,完善自身组织、人才、渠道建设,并积极进行市场需求分析,研判发展趋势。中国有着6亿多的手机用户,而中国互联网用户也已经达到2.5亿,在这个庞大的利基市场上,阅读人群需求多样,整个产业链的版权保护、平台运营、技术服务等方面也逐渐成熟,版权经营有着巨大潜力。
                                                                                                《中国新闻出版报》约稿

 

相关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